最近不少人在讨论联通的32元套餐到底值不值,有人觉得一个月三十来块钱挺划算,也有人抱怨流量不够用。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看看这套餐到底藏着哪些门道,普通老百姓用着划不划算。
一、套餐内容全拆解
先看最实在的流量部分:每个月10GB全国通用流量,注意这里不含任何定向流量。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的话,按1小时1GB算,每天用1小时差不多够用25天。要是碰上周末在家连WiFi,这个量勉强够用。
通话方面给的是100分钟全国通话,按现在微信语音普及的情况,这个分钟数对多数人确实够用。但家里有老人需要经常打电话的要注意,超出部分每分钟收0.15元,比市面上0.1元/分钟的普遍标准略贵。短信服务基本算摆设,套餐里不含免费短信,发1条收0.1元。现在除了收验证码,谁还发短信啊?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项目 | 具体内容 |
---|---|
月费 | 32元 |
通用流量 | 10GB/月 |
通话时长 | 100分钟 |
其他福利 | 首月赠20GB体验流量 |
隐藏细节要注意
首月送的20GB体验流量很多人没注意看说明,这流量仅限当月使用且不能结转。还有那个"全国接听免费"的宣传,现在哪个套餐不是免费接听?这根本不算独家优势。
二、横向对比见真章
拿移动的29元套餐对比:8GB通用流量+30GB定向流量,通话也是100分钟。虽然通用流量少2GB,但多了视频平台的定向流量,对追剧党更友好。
电信的星卡更狠,19元月租给6GB通用+30GB定向。虽然通用流量少,但价格直接腰斩。不过要注意这些低价套餐常有合约期限制,联通这个32元套餐倒是没绑定期限。
特殊人群适配度
家里装不了宽带的大学生挺适合,10GB流量精打细算够用。但经常出差的要注意,现在高铁、酒店都有WiFi,这个流量配置反而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三、真实使用成本测算
按普通用户场景算笔账: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约1GB),30天用掉30GB,套餐内只有10GB,超出的20GB按5元/GB收费,额外支出100元。这样实际月消费就变成132元,完全失去性价比。
但如果控制得当,上班用公司WiFi,回家连自家网络,10GB基本够用。这种用法每月确实能省下几十块,适合自律性强的人群。
四、值不值得办看需求
总结下来这套餐适合三类人:短期过渡用户、备用机用户、流量使用极克制的人群。要是您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可以考虑办理:
1. 正在找工作需要临时号码
2. 给家里老人当老年机用
3. 双卡手机用户当流量副卡
反过来经常用流量看直播、刷剧的年轻人,还是选带定向流量的套餐更划算。现在运营商套路多,关键要看自己的真实使用习惯,别被表面的低价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