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手机上网速度,总绕不开3G这个曾经的里程碑。作为国内最早商用的高速移动网络,联通3G当年可是掀起过一阵速度革命。虽然现在5G都快成标配了,但回顾那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技术跃进带来的震撼。
一、技术底子硬,速度有保障
联通3G用的是WCDMA技术,这玩意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流选手。普通用户日常用网,下行速度能跑到14.4Mbps,换算成大家熟悉的下载速度就是每秒1.8MB左右。举个直观的例子,下载一首5MB的MP3歌曲,3秒不到就能搞定。要是赶上网络条件好,最高速度能飚到42Mbps,这个速度放在十年前,绝对算得上"飞一般的感觉"。
二、实测见真章,数据会说话
2011年专业机构做过对比测试,在同一个地点用SpeedTest软件连续测三次:
联通3G最高跑到5.35Mbps,相当于每秒下载670KB;
电信3G最高1.78Mbps;
移动3G垫底只有1.72Mbps。
虽然离理论峰值还有差距,但已经比另外两家快出两倍多。特别是上传速度,联通能稳定在700KB/s左右,这个优势对当时刚兴起的视频聊天、文件共享特别重要。
运营商 | 下载峰值 | 上传峰值 |
---|---|---|
联通3G | 5.35Mbps | 700KB/s |
电信3G | 1.78Mbps | 225KB/s |
移动3G | 1.72Mbps | 200KB/s |
三、用着爽不爽,关键看场景
当年用联通3G看在线视频,标清画质基本不卡顿。刷网页更是秒开,比2G时代强太多。不过玩大型网游就有点吃力,特别是需要实时操作的MOBA类游戏,100ms左右的延迟会让操作总感觉慢半拍。
有个经典案例:2013年测试人员用联通3G当热点,拖三台设备同时看视频。虽然网速降到3Mbps左右,但还能保持流畅播放,这个"一拖多"的本事让另外两家望尘莫及。
四、为啥实际用着总比理论慢?
说好的42Mbps,怎么实际用着连零头都不到?这里面有几个硬伤:
1. 信号覆盖参差不齐,特别是室内场景,钢筋混凝土能把网速吃掉三四成
2. 用的人多了就堵车,好比节假日的高速公路,再宽的路也架不住车流量大
3. 手机性能拖后腿,早期千元机的网络模块根本吃不满带宽
五、对比才有伤害
和同期的竞争对手比,联通3G优势明显:
下载速度是移动3G的5倍,电信的3倍
支持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网络漫游,出国旅游不用换手机
终端选择丰富,从苹果到诺基亚都能完美适配
不过资费确实是个痛点。当年1GB流量要七八十块,看部电影就得花掉半个月流量包。好在后来推出各种优惠套餐,才慢慢把资费打下来。
六、给后来者铺的路
别看现在5G动不动就千兆网速,当年联通3G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它验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可行性,催生出移动支付、短视频这些改变生活的应用。直到今天,在一些5G没覆盖的偏远地区,联通3G仍然是重要的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