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就能看直播的时代正在消失,但客厅那块大屏反而成了各路玩家争抢的入口。手握5G牌照和宽带资源的中国广电,正试图用"宽带+电视"的组合拳改写行业规则。这个看似传统的生意,背后藏着从用户口袋里掏钱的十八般武艺。
一、基础盈利三板斧
广告仍是现金奶牛,不过玩法升级了。传统电视广告像机关枪扫射,现在宽带电视能玩出定点清除的花样。通过分析用户观看记录,卖母婴用品的广告精准推给家有幼儿的观众,汽车广告专攻中年男性用户群。某教育机构在春节档试水这种智能投放,转化率比传统模式高出3倍。
会员付费渐成气候,观众开始习惯为内容买单。广电宽带电视把内容拆成"基础包+增值包",基础包收月租,4K电影、体育赛事这些硬货单独收费。去年中超联赛转播试水单场付费,单日收入就突破2000万元。
盈利模式 | 操作方式 | 收入占比 |
---|---|---|
广告收入 | 开机广告/贴片广告/信息流广告 | 45%-60% |
内容付费 | 会员订阅/单片点播/赛事直播 | 25%-35% |
版权分销 | 向第三方平台转售内容 | 10%-15% |
版权买卖暗藏玄机,广电系手握大量地方台直播权这个杀手锏。某视频平台为获取某省级卫视的同步直播权,每年要支付800万-1200万的授权费。自制内容转手卖给其他平台更是暴利,一档成本500万的方言综艺,转播权卖到2000万已成常态。
二、创新捞金六条路
1. 政企服务闷声发财
给政府部门做专网传输年入过亿,给学校搭建"空中课堂"按终端收费,给医院做远程会诊收技术服务费。某省广电给地税局做的视频会议系统,三年维护合同就签了4800万。
2. 智能硬件另类变现
带摄像头的机顶盒能当家庭安防设备,支持语音控制的遥控器藏着智能家居入口。卖硬件不赚钱,靠后续服务收费才是关键。某市推出的老人看护套餐,硬件白送,每月收38元监护服务费,续费率高达82%。
3. 本地生活精准收割
开机画面变成同城商家广告位,电视剧里插入附近餐厅的优惠券。某三线城市试点"电视外卖"功能,观众用遥控器就能下单周边3公里商家的套餐,平台抽成15%,三个月流水破千万。
三、运营保障三支柱
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广电正在把传输网络从"村村通"变成"路路通"。投入23亿建设的智能播控平台,能同时处理200路4K信号传输,时延控制在0.5秒内,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内容建设要下血本,既不能像视频网站那样烧钱,又要做出差异化。某省广电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制作4K纪录片,成本控制在行业均价的60%,版权却卖出3倍高价。这种"土味精品"策略正在全国复制。
用户运营得接地气,中老年用户占大头的现状短期不会改变。开设"银发学院"教老人用电视挂号、买菜,组织社区观影活动送积分换礼品。这些看似老套的方法,让某地续费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
宽带电视这场翻身仗,本质是场用户时间的争夺战。从开机到关机的每个环节,都被设计成盈利点。当看电视变成用电视,这个老行业正在长出新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