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营业厅查套餐时,不少人都被「58元5G套餐」的广告吸引过。这价格看着挺亲民,但真用起来会不会被「套路」?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个套餐到底划不划算。
一、流量够不够用要看「怎么分」
所谓50GB流量的大饼,实际是分两半吃的。以最普遍的版本为例,30GB全国通用流量+20GB定向流量是标配。刷抖音、看腾讯视频这些常用APP走的是定向流量,其他操作才消耗通用流量。要是你整天用非合作平台的视频网站,30GB可能半个月就见底。
举个实在例子:小王每天通勤刷2小时B站(非定向平台),1小时微信视频(定向平台)。按高清视频每小时消耗2GB算,单是B站每月就吃掉120GB,明显超标。但要是他把视频平台换成腾讯视频,这部分流量就能省下60GB。
使用场景 | 通用流量消耗 | 定向流量消耗 |
---|---|---|
微信聊天(含视频通话) | 0.5GB/天 | 0.5GB/天 |
腾讯视频追剧 | 0GB | 2GB/小时 |
网页浏览 | 0.3GB/天 | 0GB |
二、话费和增值服务藏着「暗箭」
套餐标着200分钟通话,但超出后每分钟0.15元的价格可不便宜。打10分钟电话要花1.5元,相当于每分钟单价翻了三倍。更坑的是有些营业厅默认开通视频彩铃,每月5块钱的增值服务费,得自己打电话才能取消。
特别注意这两个时间点:
- 每月25号前要查流量余量,否则超量后网速直降到1Mbps,连发图片都费劲
- 合约到期前60天必须确认是否续约,否则自动延用可能绑定新消费
三、三类人用着最划算
学生党要是能蹭到校园专属流量包,加上定向流量覆盖网课平台,这套餐能省下奶茶钱。而轻度用户每天用流量不超过1GB的话,月底还能剩点流量结转下月。至于宽带用户,部分地区的融合套餐送300M宽带,比单独办宽带便宜一半。
但游戏主播和商务人士要慎选,50GB流量不够直播两场,国际漫游功能也不包含。有用户反映出国旅游时,一天流量费能扣掉半个月话费。
四、办理时这三个动作能避坑
- 要求工作人员打印《资费确认单》,重点看小字条款
- 当场关闭「自动订购增值业务」开关
- 开通流量超额提醒,设置80%用量预警
总结来说,58元套餐像把双刃剑——会用的人能玩转定向流量和宽带优惠,不会用的可能月月超支。建议先装个流量监控APP试用一个月,再决定要不要长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