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联通5元套餐免费上网」「月租5元永久有效」。这些诱人的宣传语让不少人心动,但真把卡插进手机后,很多人发现话费账单远不止5元。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白菜价」套餐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一、5元只是入场券
联通官网标注的5元月租确实存在,但套餐里只有基础服务费。想正常打电话、刷视频,还得额外掏钱:主叫电话每分钟0.15元,流量每MB收费0.1元。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计算,光流量费就要6元/天,一个月下来轻松突破200元。
典型用户月消费对比使用场景 | 月均消费 |
---|---|
仅保号待机 | 5元 |
每周通话30分钟 | 15.5元 |
每天刷视频1小时 | 185元 |
直播带货+日常使用 | 超300元 |
二、三大隐形消费坑
1. 自动升级套路:前三个月确实只要5元,但从第四个月起会自动升级成29元套餐,部分用户甚至被偷偷开通86元套餐。
2. 定向流量猫腻:广告里说的30GB定向流量,实际刷抖音每小时只减免20MB,剩下的流量按0.01元/MB收费。看部电影要多掏5块钱。
3. 增值服务强卖:6元/月的视频彩铃、21元/月的5G权益包,这些默认开通的收费项目,90%的用户在办卡时都没被告知。
三、这些人才适合办
1. 双卡备用机用户:主卡用流量套餐,这个卡专门收验证码
2. 儿童手表/老人机:每月通话不超过10次的基础需求
3. 短期过渡保号:换工作城市或等合约到期时临时使用
去年有位杭州宝妈就吃过亏:给孩子电话手表办了5元套餐,结果孩子偷偷玩手表上的小游戏,当月话费直接飙到87元。后来换成19元儿童专属套餐,反而省了60%的话费。
四、比价防坑指南
三大运营商同类套餐对比
运营商 | 月租 | 通话 | 流量 | 隐藏条款 |
---|---|---|---|---|
联通5元卡 | 5元 | 0.15元/分钟 | 0.1元/MB | 4个月后涨价 |
移动8元保号 | 8元 | 30分钟 | 100MB | 合约期2年 |
电信无忧卡 | 5元 | 0.1元/分钟 | 200MB | 超出流量10元/GB |
建议大家办理前做好两件事:
1. 打10010要求客服发送《业务受理确认单》到邮箱
2. 在联通APP里关闭「自动订购增值服务」开关
五、羊毛党的正确打开方式
真有省钱需求的,可以试试这些官方活动:
• 预存200元得600元话费(分24个月返还)
• 办理宽带送副卡(免月租共享主卡流量)
• 参加沃享赢活动(冻结押金享话费返还)
北京的王先生就通过冻结3000元保证金,实现了两年免交话费。虽然钱暂时不能用,但算上通货膨胀和理财产品收益,实际还赚了3%的收益。
说到底,5元套餐就像超市的特价鸡蛋——看着便宜,但想靠它解决全家吃喝根本不现实。普通用户更适合选择29元30GB的常规套餐,日均成本不到1块钱,还能避免各种扣费陷阱。记住:天上掉的馅饼,往往需要你用更高的代价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