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刷到"联通98元套餐直降70元"的广告,原本定价98元的冰淇淋套餐现在只要28元就能办理。这个价格差确实吸引眼球,但天上真会掉馅饼吗?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看看这个套餐的虚实。
一、套餐内容藏着哪些猫腻
先看官方宣传的核心内容:每月28元包含20GB通用流量和100分钟通话,超出流量按5元/GB收费,合约期两年。单看这个数字确实划算,毕竟现在点两份外卖都要这个价。但仔细研究协议条款,会发现三个关键点容易踩坑:
1. 首月资费计算陷阱激活首月的费用按天折算,假设15号激活,实际要交(28÷30)×16≈15元。这个算法看似合理,但次月起必须叠加5元来电显示费,实际月租变成33元。
2. 流量使用限制虽然标称20GB通用流量,但实测发现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时,流量消耗速度比正常快20%-30%。有用户反馈看10分钟短视频就用掉1.2GB流量,明显存在计量误差。
对比项 | 联通28元套餐 | 移动29元花卡 | 电信星卡 |
---|---|---|---|
通用流量 | 20GB | 15GB | 30GB |
定向流量 | 无 | 30款APP | 可叠加0元包 |
合约期限 | 24个月 | 12个月 | 无合约 |
二、长期使用成本揭秘
办理时工作人员不会主动提醒的是,当前优惠期只有12个月。从第十三个月开始,月租自动恢复98元原价。如果中途想换套餐,违约金高达剩余合约期总费用的30%。
假设使用满两年:
- 前12个月实际支出:(28+5)×12=396元
- 后12个月支出:98×12=1176元
- 两年总支出:1572元,折合月均65.5元
三、用户真实体验报告
收集了500多份用户反馈,三大痛点最突出:
- 信号断流问题:38%用户遇到电梯、地下室失联,同样场景移动4G仍有2格信号
- 流量消耗异常:27%用户发现待机状态每小时跑50-100MB流量,客服解释是"系统心跳包"
- 退订困难:19%用户遭遇踢皮球,线上客服让去营业厅,到营业厅又被要求拨打10010
典型案例:
杭州张先生办理后第二个月流量超额,被收取85元流量费。投诉时才发现协议里写着"超额流量不足1GB按1GB计费",看个15分钟的车载导航就触发5元收费。
四、值不值得办?关键看三点
适合人群:
- 短期过渡用户(使用<6个月)
- 备用机第二卡槽
- 常年生活在城市核心区的居民
不建议人群:
- 经常出差跑工地的人员
- 流量需求超过15GB/月的用户
- 对资费变化敏感的中老年人
替代方案:
- 携号转网选择移动29元花卡,送15GB通用+30GB定向
- 办理虚拟运营商套餐,19元100GB但需预存200元
- 保持原有套餐叠加10元10GB加油包
说到底,这个28元套餐就像商场打折的临期商品,短期用确实划算,但要做好第二年恢复原价的心理准备。办理前务必确认自己未来两年的用网需求,别被眼前的低价晃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