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96元套餐究竟有哪些隐藏费用?

办理手机套餐时,广告宣传的“优惠价格”往往让人心动,但实际使用中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扣费。以联通96元套餐为例,不少用户发现账单金额远超预期。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这类套餐中容易被忽略的消费陷阱。一、

办理手机套餐时,广告宣传的“优惠价格”往往让人心动,但实际使用中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扣费。以联通96元套餐为例,不少用户发现账单金额远超预期。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这类套餐中容易被忽略的消费陷阱。

联通96元套餐究竟有哪些隐藏费用?

一、套餐价格迷雾

宣传页标注的96元月租常包含“充100送50”类返现活动,用户需预存200元才能享受优惠价,每月实际扣费仍按96元计算,返现金额需分24个月到账。这意味着两年内不能更换套餐,否则剩余返现作废。更有代理商将主卡与流量卡捆绑销售,表面月租96元,实则包含19元保号费+77元流量费,总支出达96元。

宣传口径实际支出
月租96元首充200元+每月补缴46元
包含450分钟通话超出后按0.15元/分钟计费

二、增值服务隐形扣费

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开通三项隐藏服务:视频彩铃(5元/月)、云盘会员(3元/月)、宽带功能费(10元/月)。这些服务默认勾选在套餐协议中,需发送“0000”到10010才能查询取消。曾有用户投诉,办理校园套餐两年间多扣240元宽带费,客服却以“套餐自带服务”为由拒绝退还。

三、流量计算的隐藏规则

套餐标注的80GB流量实为“40GB通用+40GB定向”,定向流量仅支持特定视频平台,且使用微信视频通话、小程序等均消耗通用流量。更存在流量虚标现象:手机显示已用62GB,套餐查询页面却显示105GB,差额部分仍需照常计费。

四、合约期背后的违约金

96元套餐多附带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30%的违约金。有用户因工作调动需异地销户,被告知必须返回开卡城市办理,最终被迫继续缴费六个月。部分合约还存在“优惠到期自动续约”条款,两年后月租自动涨至129元。

五、避坑指南

1. 核实返现规则:要求客服书面确认返现有效期及终止条件,警惕“充200送100”等话术
2. 检查增值服务:激活后立即查询已开通业务,重点排查视频会员类扣费项目
3. 设置流量双保险:在手机设置中开启“流量限额提醒”,同时在联通APP关闭“自动叠加流量包”功能
4. 保留协议凭证:办理时要求提供纸质协议,特别注意字体加粗的违约金条款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