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流量卡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低价套餐。其中电信29元流量卡凭借“白菜价”和“大流量”标签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但这类套餐到底有没有套路?值不值得入手?今天咱们从真实用户视角出发,掰开揉碎讲清楚。
一、套餐到底给多少流量?
市面上打着“29元”旗号的电信卡有十几种,实际流量差别很大。以热销的星月卡和飞泉卡为例:
套餐名称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通话时长 | 有效期 |
---|---|---|---|---|
星月卡 | 50G | 30G | 100分钟 | 20年 |
飞泉卡 | 205G | 30G | 100分钟 | 2年 |
海鸿卡 | 155G | 0G | 无 | 20年 |
注意看流量构成:通用流量能用在任何APP,定向流量只能刷指定平台(比如抖音、腾讯视频)。有些套餐标着200G流量,实际通用部分可能只有30G,剩下都是定向流量。
二、适合哪些人办理?
1. 流量需求中等偏下的用户
每月刷15小时短视频(约30G)+日常聊天(5G)+偶尔看剧(10G),50G通用流量足够用。但如果是游戏主播或追剧达人,可能半个月就把流量用光。
2. 需要备用卡的人群
主卡绑定了太多业务不敢换号?29元套餐无合约限制,随用随充,特别适合当第二张流量卡。
3. 短期过渡使用
学生暑假实习、临时出差等情况,办理两年合约期的套餐刚好覆盖需求,到期后直接注销。
三、三大隐藏套路要警惕
1. 首充圈套
很多套餐要求激活后必须充值100元才能享受优惠价,不充值就变成39元/5G流量的坑人套餐。这笔钱虽然能当话费使用,但相当于提前锁定用户。
2. 流量限速
某些套餐前40G是5G网速,超过后降成3G。实测降速后刷短视频会卡顿,微信视频通话也受影响。
3. 归属地随机
线上申请的卡多数不能选归属地,如果在意外地号码可能被标记成推销电话,建议线下营业厅办理。
四、信号和售后怎么样?
电信基站覆盖比移动差些,但城市里用着没问题。网友实测在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5G下载速度能达到200Mbps。不过地下室、电梯里偶尔会掉到4G。
套餐售后要看办理渠道。官方渠道买的卡支持10000号客服,第三方平台买的要找卖家处理,遇到过问题卡三个月都退不掉的情况。
五、值不值得买?看这三点
推荐买:月流量需求50G以内、想降低话费支出、需要备用卡的用户。按每天1.5元算,比奶茶店WIFI划算。
不推荐买:常住偏远山区、每天刷直播超4小时、对号码归属地有执念的人群。这类用户更适合办理宽带绑定的手机套餐。
建议办理前先查自己每月流量消耗(手机设置里都能看),再对比套餐内容。记住所有宣传页面都要点开“资费详情”看小字条款,避免被定向流量占比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