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中国联通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的99元月租套餐,成为不少消费者办理手机卡或宽带时的首选。但当大家仔细研究套餐细则,或是实际使用几个月后就会发现,这个看似优惠的套餐里藏着不少“坑”。今天我们就从实际案例出发,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套餐的真相。
一、套餐基础配置与宣传包装
营业厅工作人员介绍套餐时,通常会把“全国不限量流量”“免费宽带”“千分钟通话”作为核心卖点。但仔细对比2025年三大运营商同价位套餐就会发现,联通的流量配置明显缩水。以某省套餐为例:
运营商 | 流量 | 通话 | 宽带 |
---|---|---|---|
中国移动 | 80GB | 1200分钟 | 500M |
中国电信 | 60GB | 1500分钟 | 300M |
中国联通 | 20GB | 1000分钟 | 200M |
表面上三家都宣称“不限量”,但联通套餐在超过20GB后直接降速到1Mbps,这个网速连刷短视频都会卡顿。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省份套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宽带从200M偷偷降速到100M。
二、隐藏费用七宗罪
办理时宣称“每月固定99元”,实际使用中至少存在五类隐性收费:
- 副卡陷阱:每张副卡收取10元功能费,多数家庭需要2-3张副卡,月支出直接多出20-30元
- 设备押金:光猫、机顶盒等设备要交200元押金,退网时要求设备完好无损,否则扣除押金
- 靓号捆绑:带有吉利数字的号码每月强制收取20-50元保底消费
- 信用担保:办理时冻结支付宝900元作为信用担保,相当于提前收取9个月费用
- 违约金: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费用的30%,两年合约违约金高达356元
长沙某用户真实案例最能说明问题:他在营业厅办理时被要求冻结900元,工作人员口头承诺“每月只扣99元”,结果第二个月就发现实际扣除140元。查询账单才发现被收取了副卡费、电视服务费等多项未告知的费用。
三、合约期里的文字游戏
套餐最坑人的要数合约条款。多数消费者办理时只听信“免费送宽带”“送手机”等说辞,却忽略了三个关键条款:
- 合约期内不得降低套餐档次,想从99元降到59元?门都没有
- 宽带搬迁要收200元手续费,年轻人租房换房频繁,这笔钱相当于变相收费
- 赠送的手机或FTTR设备绑定36个月分期,提前解约需补交设备全款
更离谱的是合约解除机制。有用户投诉称,合约到期后运营商既不通知也不自动解约,而是默认续约两年。想要退网?得亲自跑营业厅办理,线上渠道完全关闭。
四、维权困境与避坑指南
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想要维权时,往往陷入三大困境:客服推诿、证据缺失、投诉无门。某浙江用户持续投诉四个月,联通最终只愿意退还一年差价,对剩余三年费用拒不处理。结合多位用户的血泪教训,给大家整理出三条实用建议:
- 办理时全程录音,要求工作人员逐条解释合约内容
- 每月通过官方APP核对账单,重点关注“增值服务费”项目
- 发现异常扣费立即拨打12300工信部投诉电话,比联通客服管用10倍
说到底,99元套餐是否划算因人而异。对于流量需求少、能长期稳定居住的用户或许合适,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个套餐的隐藏成本和限制条款,可能远超出你的预期。办理前切记三思,别被“免费”“不限量”这些漂亮话术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