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底查话费账单时,不少人看着三位数的月租直挠头。中国联通推出的99元套餐最近成了热门话题,有人夸它“宽带白送”,也有人吐槽“套路满满”。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套餐,看看它到底是真优惠还是智商税。
一、套餐的三大核心卖点
先说说这套餐最吸引人的地方。每月99元能拿到1000分钟通话时长,比很多59元套餐的通话量直接翻倍,家里有老人需要经常打电话的,这个确实实在。流量部分写着“全国不限量”,不过这里有个弯弯绕——前20GB是5G网速,超过之后虽然还能上网,但网速会降到1Mbps,刷个短视频都得等半天。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宽带服务。说是“免费送20兆宽带”,实际上就是把宽带费折进话费里。现在单独办条宽带每月怎么也得30元起步,这么算下来相当于69元买了个话费套餐,对需要装宽带的家庭确实划算。不过要注意,这个“免费宽带”可能要收200元光猫押金,安装时还可能冒出调试费。
二、藏在合同里的五个坑
别看广告打得响,合同里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是合约期限制,一签就是两年,中途想换套餐?违约金能让人肉疼。第二是副卡收费,办的时候说“免费加两张副卡”,真用了才发现每张副卡月租10元,三张卡加起来月租直奔120元。
最坑人的是流量限速规则:
使用量 | 网速限制 | 可用场景 |
0-20GB | 5G正常速度 | 高清视频、直播 |
20-40GB | 降速至1Mbps | 微信聊天、听歌 |
超40GB | 二次降速至384kbps | 只能收文字消息 |
这个限速表营业厅可不会主动给你看,得自己翻合同附件。更狠的是有用户反映,用超100GB直接断网,想恢复得另交钱买流量包。
三、四类人适合办这个套餐
家里三四口人共用宽带的情况最划算。把主卡给家长用,副卡给孩子上网,宽带连智能电视,这样分摊下来人均30多块,比单独办宽带+手机套餐省一半。经常出差的人要注意,这个套餐的流量在偏远地区信号可能不稳,不如本地套餐实在。
还有两类人要特别小心:喜欢刷短视频的年轻人,20GB流量根本不够造;以及租房经常换地址的,每次搬家都要重新办宽带迁移,手续费够喝一壶的。
四、办理时的六个防坑指南
1. 一定要问清合约期,死磕“违约金怎么算”这个问题
2. 光猫押金记得要收据,退网时少这张纸200块就打水漂了
3. 副卡开通前让客服白纸黑字写明收费标准
4. 流量监控必须设,手机里装个运营商APP,设个18GB的提醒
5. 保留所有宣传单页,发现收费不符立即投诉
6. 合约期内别接任何“免费升级”电话,都是诱导消费的套路
说到底,这套餐就像自助餐厅——吃得少的人觉得亏,吃得多的又嫌限制多。家里人多、通话需求大的确实能省点钱,但单身贵族和小年轻们,可能还是选个纯流量套餐更划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运营商送的“福利”都得用放大镜看清楚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