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朋友圈刷到联通9元套餐的广告,宣传写着"送市话+百G流量",看起来比奶茶还便宜。但真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套餐到底藏着多少门道。
一、广告里的"白菜价"怎么来的?
运营商官网确实挂着9元套餐,但注意看小字会发现原价其实是29元。想维持低价得完成三个任务:每月至少充值50元、连续充12个月、还得参加短视频平台的返现活动。就像商场"买一送一"的促销,得先原价买够金额才能享受优惠。
这里有个典型计算案例:假设老王办了这套餐,首月确实交9元。但第二个月开始要预存100元话费,分10个月返还。算下来头一年每月实际支出是(9×1)+(29×11)=328元,折合每月27.3元,根本不是宣传的9元。
套餐价格对比表
套餐名称 | 宣传价 | 实际月均 | 合约期 |
---|---|---|---|
9元青年卡 | 9元 | 27.3元 | 12个月 |
官方19元卡 | 19元 | 19元 | 无合约 |
二、"百G流量"的三大猫腻
广告里100G流量看着挺唬人,其实藏着三个陷阱:
- 年流量拆月算:把全年360G流量拆成每月30G,但宣传页却用大号字体标着"100G"
- 定向流量占八成:实测某用户刷短视频3小时用了不到2G定向流量,但微信视频聊天却跑通用流量
- 限速不限量:超过30G后虽然不收费,但网速会降到128kbps,连发图片都费劲
三、用户掉过的那些坑
杭州张女士的遭遇很典型:办卡时说好9元月租,第二个月突然变成39元。客服解释说她没完成"每月分享三次广告"的任务,合同里确实有这条款,但办理时业务员压根没提。
还有更坑的案例:某大学生办理时被要求预存200元,退网时才发现这笔钱要分20个月返还。想销号?先交50元违约金再说。
四、这套餐到底能不能办?
适合这三类人:
- 短期过渡用户(6个月内要换套餐)
- 备用机需求(接快递/外卖电话)
- 薅羊毛高手(能准时完成所有任务)
但有三类人千万别碰:
- 记性差的老用户(容易忘续约)
- 流量大户(每月超30G必卡)
- 异地工作者(部分卡片限制使用区域)
五、防坑指南三步走
想不被套路,记住这三招:
- 查号段:正规卡是13/15/18开头,物联网卡多是14或17开头
- 算总账:把预存款、违约金都算进去,看两年总支出
- 录屏取证:办理时录下业务员承诺,方便后期维权
说到底,9元套餐就像商场促销的临期商品,用得好确实能省钱,但得时刻盯着有效期。咱普通用户要是怕麻烦,还是选个明码标价的官方套餐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