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联通9元永久手机卡到底能不能买。这个套餐名字听着挺诱人,但实际用起来会不会踩坑?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说说这张卡的真实情况。
一、套餐真实性要看合同
所谓"永久9元"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白纸黑字写进合同的长期套餐,比如联通官方推出的"海草卡";另一种是代理商打着永久旗号的短期优惠,用满减券把39元套餐折成9元,但第二年就恢复原价。有个用户办了某代理商的卡,结果发现首月返10元,次月商家就停止返费,实际月租直接涨到39元。
辨别真伪的关键点:- 必须能注册微信、支付宝(物联卡不行)
- 登录联通官方APP能查到套餐详情
- 要求商家提供带公章的电子协议
二、资费结构暗藏玄机
真正能长期9元的套餐,内容其实比较基础。比如某官方版本包含:30GB定向流量(覆盖抖音、腾讯视频)+1GB全国流量+0.1元/分钟通话。但要注意定向流量不包含直播和第三方广告,刷短视频时可能突然跑通用流量。
套餐类型 | 月租 | 流量构成 | 合约期 |
---|---|---|---|
官方长期版 | 9元 | 30G定向+1G通用 | 无 |
代理商促销版 | 首年9元 | 100G通用(实际30G) | 12个月 |
三、这五类人用着最划算
1. 保号专业户
手里有多个手机号的,用这个套餐养号成本最低。有个用户把用了10年的老号改成9元套餐,每月话费从58直降到9块。
2. 老年机用户
家里老人主要接打电话,每月通话费不超过5块钱的,搭配家里WiFi完全够用。实测老年机每月消耗流量不到500MB。
3. 学生备用机
大学生办来收快递、注册小号挺合适。定向流量能刷网课视频,但打游戏得悠着点——1GB通用流量玩《王者荣耀》大概够20局。
四、三个坑千万要避开
第一大坑:流量单位玩文字游戏。某套餐宣传"年享360G",实际每月只有30G,还分通用和定向。更坑的是流量统计有水分,手机显示用了60G,平台却扣了100G。
第二大坑:物联卡冒充手机卡。这种卡不能打电话,注册不了微信。有个用户买了张"9元卡",结果发现是17开头的物联号段,维权时联通和代理商互相踢皮球。
第三大坑:归属地随机分配。想选本地号码的要注意,很多套餐是随机发外地号,注销还得跑归属地营业厅。
五、真实用户血泪经验
小王在短视频平台办了张卡,头三个月确实是9元月租。但第四个月开始,莫名其妙多了10元"服务费",找客服才知道是代理商私自开通的增值业务。
李阿姨的情况正好相反,她在营业厅办的官方套餐用了2年,月租一直是9元。不过她每月流量都用不完,30G定向流量实际只用15G左右。
总结来看,联通9元卡不是不能办,关键得走正规渠道。官方长期套餐适合保号和轻度使用,想要大流量的建议直接上29元套餐。记住三句口诀:合同要看红公章,物联卡片赶紧跑,流量用完就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