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5G流量卡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发现这种卡虽然网速快、流量便宜,但就是打不了电话。有人以为是手机坏了,有人觉得被运营商坑了,其实背后有技术、政策和商业上的多重原因。
一、卡的功能定位问题
流量卡和普通电话卡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普通电话卡就像多功能瑞士军刀,能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流量卡更像是专门切水果的小刀,设计时就只考虑上网功能。特别是运营商推出的低价大流量套餐,为了控制成本直接砍掉了通话模块。
现在市面上主要存在两种流量卡:
手机流量卡:长着和普通SIM卡一样的模样,能放进手机用。虽然套餐里流量多,但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基础通话功能。不过有些特价套餐会关闭通话服务,这种卡插进手机就会显示"仅限数据使用"。
物联网卡:专门给智能手表、共享单车这些设备用的。这种卡压根没电话号码,只有一串20位的设备识别码,自然没法打电话。有些商家把这种卡当手机流量卡卖,用户买回去才发现上当了。
对比项 | 普通电话卡 | 纯流量卡 |
---|---|---|
主要功能 | 通话+短信+上网 | 仅上网 |
号码类型 | 11位手机号 | 无号码/20位设备码 |
套餐类型 | 全功能套餐 | 纯数据套餐 |
(数据来源:)
二、技术实现的门槛
现在5G网络打电话必须用VoLTE技术,这个技术就像给通话开了VIP通道。普通电话卡默认开通这个功能,但很多流量卡压根没这个"通行证"。
手机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通话:
1. 硬件支持:2018年前的旧手机可能不支持VoLTE,插什么卡都打不了5G电话。现在新出的千元机基本都带这个功能了。
2. 功能开通:在手机设置里找到"启用VoLTE"的开关,有的手机藏在"移动网络"设置里。如果找不到这个选项,可能需要升级系统。
3. 基站配合:有些偏远地区基站还没升级,就算手机和卡都支持,也可能出现能上网不能打电话的情况。这种情况得等运营商完善网络覆盖。
三、运营商的生意经
运营商把通话和上网分开卖有他们的算盘。保留通话功能的套餐月租至少39元起,而纯流量卡能做到19元100G。这20块钱差价,就是用阉割通话功能换来的。
还有三个隐藏原因:
1. 防诈骗需求:诈骗电话多是从非实名卡打出来的。纯流量卡没电话号码,从根源上降低了被用来诈骗的风险。
2. 成本控制:维护通话系统要额外投入,包括客服、计费系统等。据内部数据,关闭通话功能能使套餐成本降低30%。
3. 产品差异化:运营商通过功能拆分吸引不同人群。学生党更爱便宜流量卡,商务人士则需要全能套餐,这样能赚不同群体的钱。
四、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确定自己买的是带通话功能的流量卡,但实际用不了,可以按这个流程图排查:
第一步查套餐:打运营商客服查套餐是否包含通话,有些优惠套餐前三个月会关闭通话功能。
第二步看设置:在手机"移动网络"设置里,把首选网络类型改成"5G优先",避免卡在4G模式导致通话失败。
第三步换设备:把卡插到其他手机试试,可能原来的手机频段不支持。比如电信卡需要支持B5频段的设备。
实在需要打电话时,可以下载网络电话APP救急。微信语音、运营商的Volte通话都能用流量打电话,不过通话质量要看网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