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为何无故取消不限量套餐?用户权益谁来保障?

近年来,不少用户发现联通突然取消了原本宣传的“不限量套餐”,甚至存在擅自限速、偷偷扣费等问题。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操作往往未经用户同意,维权过程更是困难重重。这背后既有运营商经营策略的调整,也暴露了用

近年来,不少用户发现联通突然取消了原本宣传的“不限量套餐”,甚至存在擅自限速、偷偷扣费等问题。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操作往往未经用户同意,维权过程更是困难重重。这背后既有运营商经营策略的调整,也暴露了用户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

联通为何无故取消不限量套餐?用户权益谁来保障?

一、不限量套餐为何被取消?

2019年之前,三大运营商为争夺市场推出大量不限量套餐,但这类套餐实际存在限速条款:达到40GB后网速会被降至3G水平。随着5G网络建设推进,运营商逐步取消了这类套餐,主要原因有三:

原因具体影响用户感知
4G网络不堪重负全国4G基站超70%在中国,但流量增速远超基站扩容速度网速变慢、信号不稳定
5G推广需要不限量套餐价格阻碍用户升级5G套餐被客服频繁推销5G套餐
利润空间压缩不限量套餐月费普遍低于50元,运营商需靠增值服务盈利出现莫名扣费项目

二、用户权益受损的四种典型场景

1. 擅自限速:长春用户反映0元流量包被取消,联通仅以“系统问题”搪塞。河南用户遭遇40GB后限速,维权时发现协议中根本没有相关条款。

2. 私自开通业务:有用户在外地期间,名下账户被开通宽带加速包,连续扣费5个月才被发现。这类操作多通过“电话营销+短信确认”完成,但实际未获用户明确同意。

3. 强制停机争议:七年老用户因“系统判定高风险”被停机,即便提交身份证、人脸验证仍无法复通。客服坦言“系统说了算,人工改不了”。

4. 合同条款陷阱:部分不限量套餐协议中,用“达量降速”“公平使用原则”等模糊表述替代具体限速阈值,给运营商留下操作空间。

三、用户如何有效维权?

1. 证据收集:立即截图套餐详情页、扣费记录;保存客服通话录音(开头声明“本次通话将被录音”);通过测速软件记录实际网速。

2. 投诉优先级

  • 初级:10010客服(索要工单号)
  • 中级:工信部网站投诉(48小时必回复)
  • 高级:法院起诉(已有深圳用户获赔500元)

3. 赔偿主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可要求“退一赔三”。例如被私扣200元宽带加速费,至少应获600元赔偿。若运营商拒不处理,可向当地通信管理局举报。

四、运营商合规管理待加强

2024年长春用户维权案中,法院明确指出:运营商单方面变更套餐构成违约,需承担《民法典》规定的继续履行责任。但现实中,仍有运营商通过三种方式规避责任:

  • 将业务变更通知藏在每月账单底部
  • 通过外包客服进行模糊话术诱导
  • 以“系统升级”为由拒绝恢复原有套餐

专家建议,用户遇到套餐变更时应立即要求运营商出示原始协议。若对方无法提供,可直接主张“未经有效告知”要求撤销变更。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运营商擅自分析用户流量使用数据的行为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