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为何取消6元套餐?新政策对用户影响几何?

最近不少用户发现中国联通悄然取消了曾经热销的6元月租套餐,这个被称为保号神器的优惠突然消失,让很多低消费用户措手不及。这场看似普通的套餐调整背后,既有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变化,也反映出通信行业发展的新

最近不少用户发现中国联通悄然取消了曾经热销的6元月租套餐,这个被称为"保号神器"的优惠突然消失,让很多低消费用户措手不及。这场看似普通的套餐调整背后,既有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变化,也反映出通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联通为何取消6元套餐?新政策对用户影响几何?

一、联通砍掉6元套餐的三大原因

1. 亏本买卖做不下去
6元套餐原本包含30分钟通话和少量流量,但维护这张卡的基础成本(包括基站维护、客服支持等)每月就要4-5元。随着5G网络建设投入增加,运营商需要集中资源发展高价值用户。这种"赔钱赚吆喝"的套餐自然被列为首要淘汰对象。

2. 政策监管变严格
2024年底开始实施的《电信业务资费管理办法》要求套餐资费必须明确标注有效期。联通内部清查发现,部分6元套餐存在"永久有效"等模糊表述,为避免违规只能下架整改。有些地方营业厅为冲业绩搞的"擦边球"优惠,现在也通不过总部的合规审查。

3. 用户结构要升级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联通用户中月消费低于10元的占比达12%,但贡献的收入不到总营收的0.8%。这类用户不仅不赚钱,还占用大量号段资源。取消低价套餐可倒逼用户升级消费,同时腾出号码用于发展物联网等新业务。

套餐类型用户占比营收贡献
6元套餐8.7%0.3%
50元以上套餐54%82%

二、用户面临的现实困境

1. 保号成本翻倍涨

以前每月6元就能保住手机号,现在最低要办理8元套餐。别看只涨了2元,对于学生、老年人等群体来说,一年下来要多花24元,相当于多交两个月话费。

2. 套餐选择变复杂

替代套餐里藏着各种套路:有的要捆绑宽带,有的送的是夜间流量,还有的必须预存话费才能享受优惠价。用户得拿着放大镜研究条款,稍不留神就会掉进消费陷阱。

3. 投诉维权门槛高

广州用户王女士的遭遇很典型:去年办的6元优惠包突然被取消,客服先是推说系统升级,后来改口称套餐过期。她打了7次投诉电话,辗转线上线下多个渠道,折腾半个月才要到补偿话费。

三、替代方案与应对策略

1. 官方保号套餐对比

运营商套餐价包含内容
中国联通8元30分钟通话+200MB流量
中国移动8元30分钟通话
中国广电6元来电显示+短信功能

2. 办理技巧要记牢
(1)老用户通过10010热线投诉,有机会恢复历史套餐;
(2)新用户可关注"阿里通信"等虚拟运营商,部分仍有6元套餐;
(3)双卡手机可将主号转为最低套餐,副卡用流量卡节省开支。

3. 维权必备三件套
(1)保存当初办理套餐时的宣传页面;
(2)每次通话都开启自动录音;
(3)工信部投诉要写明诉求时间点和具体补偿要求。

四、行业变革下的冷思考

这场套餐调整风暴背后,是通信行业从"用户数量"向"用户质量"的转型。运营商年报显示,2025年重点已转向5G专网、云计算等企业级业务。个人用户市场将形成新格局:低端用户转用虚拟运营商,中高端用户享受更优质服务,不愿换号的"钉子户"则要为情怀买单。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与其跟运营商死磕6元套餐,不如学会"精打细算":利用携号转网比价、参加充送活动、关闭自动续费功能。毕竟在商言商,企业要盈利,用户要实惠,这本就是场需要智慧博弈的持久战。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