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家庭套餐成了运营商的主推产品。中国联通的「全家通」套餐因为覆盖人数多、流量共享等特点,吸引了不少用户。但到底划不划算?实际用起来有没有坑?这篇文章从资费、服务、体验多个角度帮你分析清楚。
一、全家通套餐的「基本盘」
全家通的核心卖点是「一人付费,全家共享」。以最畅销的129元档为例:每月交129元,最多允许3个联通号码组成家庭组,共享30GB流量、1000分钟通话,还送一条300M宽带和IPTV电视服务。如果是4-5人家庭,可以选择更高档位的199元套餐,流量升级到60GB,宽带提速到500M。
这里有个隐藏福利:新用户办理时,营业厅经常赠送视频会员(比如腾讯视频或爱奇艺季卡)。不过要注意,赠送活动不是长期固定的,办之前最好确认当月政策。
表格对比(主流档位)套餐档位 | 月费 | 共享流量 | 宽带速度 | 支持人数 |
---|---|---|---|---|
全家通基础版 | 129元 | 30GB | 300M | 3人 |
全家通升级版 | 199元 | 60GB | 500M | 5人 |
二、和竞争对手比,到底谁更香?
很多人选择套餐时会对比移动、电信。我们拿同价位的产品做个横向比较:
1. 中国移动「全家享」
移动128元档提供40GB流量(比联通多10GB),但宽带只有200M(比联通慢100M)。通话时长同样是1000分钟,不过有个限制:必须绑定2年以上才能享受赠送的路由器。
2. 中国电信「十全十美」
电信的139元套餐包含40GB流量+500M宽带,看起来比联通有优势。但电信在部分二三线城市覆盖较弱,有些老旧小区无法安装高速宽带。
关键结论:如果家里对宽带速度要求高(比如经常下载大文件、玩游戏),联通全家通在129元档性价比突出;如果更看重流量总量,移动和电信可能更合适。
三、真实用户的使用痛点
我们采访了23个使用全家通超过半年的家庭,发现这几个问题出现频率最高:
1. 流量超额收费猛
虽然套餐内30GB流量看着不少,但如果家庭成员里有刷短视频的重度用户,月底很容易超量。超出后按5元/GB收费,比单独买流量包贵。有个用户反映,他家孩子用平板看直播,一个月多交了68元流量费。
2. 副卡权限受限
家庭组里的副卡不能单独办理国际漫游,出国旅游时需要主卡持有人到营业厅办理授权。有个用户去日本出差,因为主卡持有人生病住院,副卡直到回国都没开通成功。
3. 宽带安装要看「脸色」
虽然套餐承诺送宽带,但部分老旧小区要收200-500元不等的「布线费」。有个住在90年代单位宿舍的用户吐槽,师傅上门看了两眼就说要打孔穿线,最后交了380元才给装。
四、适合哪些人办理?
经过半年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三类家庭用全家通最划算:
1. 祖孙三代同住
爷爷奶奶用老年机只打电话,父母刷微信,孩子上网课——这种组合刚好能把30GB流量合理分配,宽带也能满足网课需求。
2. 合租的年轻人
三个室友分摊129元,每人每月43元就能用10GB流量+300M宽带,比单独办宽带+手机套餐便宜至少60元/人。
3. 小微企业主
有些小商铺把工作手机纳入家庭组,既能共享流量,又能用宽带连接监控摄像头。不过要注意,套餐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这个操作存在违约风险。
五、办理前的避坑指南
如果想办全家通,务必注意这三点:
1. 确认宽带覆盖范围
拨打10010报上具体地址,要求客服查询能否安装300M宽带。千万别轻信宣传页上的「全覆盖」承诺,特别是自建房、城中村等特殊区域。
2. 设置流量提醒
在「中国联通APP」里把家庭组流量预警设为80%,建议同时关闭副卡的流量付费权限,防止孩子误操作产生高额费用。
3. 保留纸质协议
有些营业员口头承诺赠送路由器、免安装费,但半年后不认账。务必要求把优惠条款写在业务受理单上,盖公章的那种。
联通全家通适合对宽带质量要求较高、家庭成员流量使用较均衡的家庭。如果家里有人是流量大户,或者经常有人出国,建议搭配购买额外流量包或选择其他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