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应用商店,输入"联通冰淇淋套餐"能刷出十几页套餐广告,首页永远挂着"不限量""五折优惠"的诱人宣传。营业厅业务员更是把"199元全家够用"挂在嘴边,可当你真把套餐合同带回家细看,才会发现那些藏在合同第8页小字里的"惊喜"——自动续约、天价违约金、流量限速...这些暗坑足够让消费者吃不完兜着走。
一、甜筒尖上的糖衣炮弹
联通冰淇淋套餐最吸引人的卖点,就是用"无限流量"四个字画大饼。广告里说的不限量,实际操作中却是"40G后降速至3Mbps"。这个速度别说看视频,连微信发图片都得转圈圈。更离谱的是,有些用户发现套餐内实际可用流量比宣传少一半,比如标称10G高速流量,实际用7G就开始限速。
套餐类型 | 宣传流量 | 实际高速流量 | 限速后网速 |
---|---|---|---|
98元冰淇淋 | 不限量 | 10GB | 3Mbps |
129元冰淇淋 | 不限量 | 20GB | 1Mbps |
199元冰淇淋 | 不限量 | 40GB | 128Kbps |
二、藏在甜筒里的钢钉
1. 自动续约连环套
这个套餐最遭人诟病的就是两年合约陷阱。办理时业务员只说"两年优惠期",却不会告诉你到期自动续约两年。更恶心的是续约后月租直接翻倍,有用户发现129元套餐续约后变成258元,违约金还要按剩余合约期计算。
2. 增值服务偷钱术
融合套餐里绑定的宽带、TV包就像定时炸弹。有用户反映刚充200元话费,两天后就欠费停机,查账单才发现被扣了"影视VIP""云盘会员"等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既不需要密码也不短信确认,直接通过绑定的宽带账号扣费。
3. 违约金计算玄学
想提前解约?违约金能吓死人。计算公式写着"剩余合约价值×50%",但实际核算时会把赠品、优惠全都折现算钱。有用户办理199元套餐时获赠路由器,解约时被告知要按原价599元计入违约金。
三、维权路上满地玻璃碴
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想投诉时,才会见识到联通的三板斧:
- 装傻充愣:客服永远回复"以合同为准",可电子合同在办理当天就自动归档,用户根本找不到原始记录
- 踢皮球:线上客服说去营业厅,营业厅让打10010,电话客服又说要线下处理
- 拖延战术:有用户投诉8次未果,直到搬出"要向工信部投诉"才有人处理,结果又被拖过申诉有效期
四、这钱到底该不该花?
给准备办理的用户三条忠告:
- 仔细核对合同里的"有效期"和"续约条款",用手机拍下关键页面
- 每月1号登录联通APP关闭"增值服务"开关,定期检查已订业务
- 保留所有通话录音和聊天记录,投诉时直接出示证据比讲道理管用
说到底,冰淇淋套餐就像游乐场的棉花糖——看着蓬松甜蜜,真咬下去全是空气。那些所谓的优惠套餐,不过是把原本该给的服务拆开卖二次收费。当营业厅业务员笑着递上签约平板时,记得先擦亮眼睛看清糖衣下面的钢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