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不少人在朋友圈或电商平台刷到过「电信9元月租卡」的广告。宣传页面上「9元包百G流量」「永久套餐」「无套路」的标语确实诱人,但真掏钱办理后,有人发现月租费越用越贵,流量也总是不够用。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拆解这类套餐的真实情况。
一、关于9元套餐的三大真相
1. 价格水分大过海绵:市面上真正的电信官方套餐最低29元起,所谓9元套餐多是代理商包装的短期优惠。例如首月按9元收费,次月开始恢复39元月租,更有年费均摊的障眼法,把185G流量拆成每月15G来宣传。
2. 流量分三六九等:很多套餐标着100G流量,其实包含70%的定向流量(只能刷抖音、看腾讯视频),剩下30%才是能随便用的通用流量。实测发现,点开APP里的广告链接就会消耗通用流量,刷半小时网页可能就用完当月额度。
流量类型 | 可用场景 | 典型套餐占比 |
---|---|---|
定向流量 | 指定APP内使用 | 70%-80% |
通用流量 | 全网任意使用 | 20%-30% |
3. 合约期藏着刀片:超低月租往往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注销要赔违约金。有用户反映,办理时说是「随时可退」,真要销户时却被要求补缴300元。
二、和正规套餐比谁更香?
拿电信官方29元星卡对比就明白了:
- 价格:9元卡实际年均消费108元(首年优惠),29元卡真实年费348元
- 流量:9元卡实际月均通用流量3-5G,29元卡给30G通用+30G定向
- 网络:官方套餐有5G网络优先权,低价卡常限速
算笔经济账:用9元卡每年省240元,但刷网页、看地图每月要多花10元买流量包,四年下来反而多花480元。
三、这三类人可以考虑办
- 双卡手机用户:主卡打电话,副卡专门刷短视频(定向流量用得上)
- 短期过渡需求:毕业生找工作、临时出差等用1-2个月
- 薅羊毛高手:能掐着流量提醒用,绝对不超量的「人形计算器」
四、办理前必须核实的四件事
- 打开电信官方APP,输入套餐编码查真伪
- 问清合约期时长,拿纸笔让客服写违约金数额
- 测试常用APP是否在定向流量名单(比如微信视频通话可能不算)
- 查看本地信号覆盖,城中村或地下室可能没信号
总结来说,9元卡就像快餐店的优惠套餐——看着便宜,真要吃饱还得加钱。建议月流量超10G的朋友直接办正规套餐,省心;用量小的可以办张当备用卡,但记得设置流量限额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