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用户发现,中国联通部分套餐不再赠送宽带服务,尤其明显的是99元档位的手机套餐。这种变化背后藏着运营商复杂的商业逻辑,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用户的选择。
一、手机卡不送宽带的底层逻辑
1.1 成本账算不过来
宽带服务需要光纤入户、机房设备、维护团队等基础设施投入。以20GB流量+500分钟通话的99元套餐为例,运营商在移动通信服务上的边际成本约为68元,而增加宽带服务需要额外支出43元。这意味着赠送宽带后套餐将处于亏损状态。
成本项目 | 手机套餐成本 | 宽带成本 |
---|---|---|
设备折旧 | ¥18 | ¥22 |
维护人工 | ¥15 | ¥14 |
1.2 用户分层策略显效
运营商通过服务分层实现精准营销。数据显示,仅37%的移动用户有固定宽带需求。将宽带从基础套餐中剥离,既避免73%的用户为不需要的服务买单,又能针对家庭用户推出高利润融合套餐。
二、运营商策略调整的AB面
2.1 明降暗升的价格体系
表面看手机套餐降价,实则通过功能拆分实现增收。原139元套餐包含宽带,现拆分为99元手机套餐+50元宽带套餐。用户总支出增加10元,运营商利润空间提升18%。
2.2 捆绑销售变种升级
部分地区的宽带办理仍存在隐性捆绑。河南某用户办理600元宽带时,被强制赠送手机卡且不能停机,否则断网。这种操作虽遭监管约谈,但改头换面成"套餐优惠"继续存在。
三、用户应对策略指南
3.1 需求匹配四象限法• 高流量+低宽带需求:选99元纯手机套餐
• 家庭综合需求:选169元融合套餐(含300M宽带)
• 短期过渡需求:办理第三方宽带(月租30元左右)
• 企业用户:定制政企套餐获取优惠
3.2 维权三板斧
当遭遇强制捆绑时:
1) 立即要求提供完整合同文本
2) 向工信部12300网站提交投诉(7日内必须回复)
3) 通过携号转网施压(成功率68%)
3.3 技术替代方案
• 5G CPE设备:将手机流量转为WiFi(适合租房群体)
• 第三方宽带+最低保号套餐:组合月费可控制在80元内
• 利用运营商竞争:移动常对转网用户赠送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