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手机套餐五花八门,尤其是联通卡用户,面对几十种套餐选择,稍不留神就可能多花冤枉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怎么用最实在的方法选到最低月费的联通套餐。
一、先搞清楚自己用多少流量和通话
很多人选套餐就像开盲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用量。建议先打开手机设置里的「数据使用统计」,看看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用了多少流量。通话时长也别猜,直接查通话记录里的「已拨电话」总时长。
用量自测表(单位:GB/分钟)月份 | 流量用量 | 通话时长 |
---|---|---|
上月 | 8.3 | 127 |
前月 | 6.7 | 89 |
前前月 | 9.1 | 142 |
比如上表数据,平均每月用8GB流量和119分钟通话,选套餐时就要找流量≥8GB、通话≥120分钟的档位。千万别按最高值选,毕竟流量月底清零,多买就是浪费。
二、四大套餐类型比价技巧
1. 保号套餐(月租8-19元)
适合备用卡或老年机,包含30分钟通话+200MB流量。但要注意有些营业厅会藏这个套餐,得直接说「我要办8元流量王套餐」。
2. 常规套餐(月租29-59元)
以联通王卡为例:29元套餐给30GB定向流量+8GB通用流量,但定向流量只限于腾讯系APP。如果平时刷抖音、看B站多,这个套餐可能实际能用流量不到15GB。
3. 互联网套餐(月租19-39元)
比如和哔哩哔哩联名的22卡,22元月租送2GB通用流量+哔哩哔哩免流。这类套餐适合有明确APP使用习惯的人,但要注意免流范围可能有播放广告、弹幕不算的情况。
4. 合约套餐(月租59-129元)
营业厅主推的「5G畅爽冰激凌」之类,通常绑12-24个月合约期。看着送手机、送宽带很划算,但实际月费里包含设备分期费用。建议用计算器把总成本除以合约月份,对比单买手机+普通套餐的价格。
三、避坑指南:这些钱别白交
第一坑:套餐外收费
很多套餐写着1元/GB,但实际是按10MB为单位计费。比如用了100MB就收1块钱,但用到1024MB时已经是1元×10次=10元,根本不是1元/GB。
第二坑:叠加包陷阱
当流量用完时,系统会自动弹出10元5GB的加油包。但下个月开始,这个加油包会变成自动续费,必须打客服电话才能取消。
第三坑:免费体验期
有些套餐首月免费,但第二个月开始收费且不能降档。比如体验的99元套餐,次月想改成29元套餐会被告知「合约期内不可变更」。
四、终极省钱组合拳
实测有效的搭配方法:
1. 主卡用19元互联网套餐(如米粉卡)保底
2. 副卡办张8元保号套餐收验证码
3. 每月初在支付宝搜「联通流量」,经常有6元10GB的7天流量包
4. 通话需求多的,下载联通APP用积分兑换通话包
按这个方案,一个月总支出能控制在30元以内。比直接办59元套餐省一半,还能灵活应对突发流量需求。
五、老用户专属优惠
联通有个隐藏规则:网龄越长的用户,接到客服电话时越可能拿到优惠。比如用满5年的用户,可以尝试打电话说「我要携号转网」,大概率会收到「每月送10GB流量」的挽留优惠。
另外关注「中国联通」微信公众号,每月18号会员日能抢5折流量包。积分别浪费,每100积分能抵1元话费,攒着年底充话费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