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在澳门生活或短期停留的朋友都在讨论联通卡推出的澳门本地套餐,号称“优惠力度大、适合跨境使用”。但广告宣传往往只说优点,实际是否划算还得仔细拆解。咱们今天就抛开营销话术,从资费、流量、通话、漫游等细节入手,掰开了揉碎了看这套餐到底值不值。
一、套餐内容拆解:羊毛出在谁身上
联通澳门套餐主要分88澳门元/月和128澳门元/月两档,核心卖点是“本地+内地+国际”的组合服务。先说88元套餐:包含15GB本地流量(限澳门使用)、3GB内地流量(可在中国大陆使用),另送1000分钟澳门本地通话和100分钟内地通话。128元套餐则将本地流量提到30GB,内地流量增至5GB,通话时长也翻倍。
关键细节别漏看:
流量优先级:本地流量用完后才会扣内地流量,如果人在澳门刷视频把15GB本地流量用光,即使套餐里还有内地流量,继续上网就会按每MB 0.5澳门元收费——这个价格比澳门本地运营商CTM的0.3澳门元/MB还贵。
国际漫游陷阱:虽然宣传中提到“覆盖50国漫游”,但套餐内并不包含国际流量,需要单独开通日租包(每天38澳门元封顶)。对于常去香港、东南亚的用户来说,这个价格比CTM的25澳门元/日贵出50%。
运营商 | 本地流量单价 | 内地通话单价 | 国际漫游日租 |
---|---|---|---|
联通澳门 | 0.5澳门元/MB | 0.2澳门元/分钟 | 38澳门元/日 |
CTM | 0.3澳门元/MB | 0.8澳门元/分钟 | 25澳门元/日 |
二、资费对比:别被套餐价迷惑
表面看88澳门元能拿到18GB流量,但实际要分场景算账。假设用户每月在澳门用20GB流量,其中5GB用于刷内地APP(比如抖音、微信视频),按联通套餐需要升级到128元档。而如果选择CTM的148元套餐,包含30GB澳门本地流量+5GB内地流量,虽然总价高20元,但本地流量单价低且无使用顺序限制。
跨境通话要细算:套餐里的100分钟内地通话对商务人士可能不够。如果每月拨打内地200分钟,联通套餐外收费0.2澳门元/分钟,总成本88+(100×0.2)=108元。而CTM直接按0.8澳门元/分钟计算则是160元,这部分联通确实有优势。
三、适合哪些人办理
推荐办理人群:
短期游客:来澳门玩3-5天的旅客,买38澳门元的3日套餐(含5GB本地流量+1GB内地流量)比CTM的游客卡便宜10元,还能避免换卡麻烦。
两地跑的通勤族:每天往返珠海澳门的工作者,套餐里的内地流量能省去购买内地手机卡的费用,跨境通话优惠也能降低通讯成本。
不建议办理人群:
流量大户:每月使用超过30GB的用户,本地运营商CTM、3 Macau都有不限量套餐(价格在168-198澳门元),比联通的超额流量费划算。
长期驻澳人士:澳门本地运营商的家庭套餐更实惠。例如CTM的238元套餐可供3人共享60GB流量,人均仅79元,比联通单人套餐便宜。
四、潜在问题要注意
合约期限制:优惠价需要签12个月合约,提前解约要赔剩余月份30%的费用。短期在澳人士建议选择预付卡。
信号覆盖差异:实测显示在路环、黑沙海滩等区域,联通网络速度比CTM慢20%-40%,对常去离岛的用户不太友好。
叠加套餐套路:所谓的“免费送6个月视频会员”需要充值200元预存款,且每月自动续订(第7个月起收费38元/月),很多人容易忘记取消。
五、办理建议与替代方案
如果确定要办,建议到澳门线下门店核验套餐细节。工作人员出示的纸质条款里藏着几个关键点:内地流量仅限广东地区使用(去北京上海要另收费)、夜间23:00-7:00的流量不计入套餐等。
替代方案组合:CTM本地卡+内地联通卡双卡双待,每月总成本可能更低。例如CTM 98元套餐(20GB本地流量)叠加内地联通8元保号套餐,合计106元,既能保证本地流量充足,又能用内地卡接打电话。
联通澳门套餐对特定群体确实有吸引力,但“划算”与否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建议大家在办理前用手机里的“流量统计”功能查清自己过去三个月的实际用量,再对照套餐细则做张对比表,毕竟省下的真金白银可比广告词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