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中国电信5G流量卡月租19元”的广告,有人说是骗局,也有人晒出账单证明真实性。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事儿彻底讲明白。
一、真有19元的电信5G卡吗?
先说结论:确实存在月租19元的电信卡,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在市面上的这类套餐分两种:一种是官方推出的短期促销套餐,另一种是第三方包装的“坑人卡”。
真正的官方套餐都有个共同特点——优惠期有限。比如某款“星乐卡”前半年19元月租,能享受175G流量,但两年后就要涨到39元。还有的套餐前12个月19元,之后长期29元,这种属于相对良心的。
二、套餐里的门道
咱们用表格对比几个典型套餐,关键数据用红色加粗标出:
套餐名称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优惠期 | 恢复原价 |
---|---|---|---|---|
星耀卡 | 5G | 30G | 首月免费 | 39元/月 |
星乐卡 | 155G | 20G | 前2年 | 39元/月 |
205G套餐 | 155G | 50G | 6个月 | 29元/月 |
(数据综合自)
看表格要注意三点:通用流量占比、优惠期限、恢复价格。有些套餐把定向流量算在总流量里充数,比如标着200G实际通用流量才50G,刷抖音快手确实够用,但刷网页、看新闻就吃紧。
三、四大隐藏坑
1. 限速陷阱:说是无限流量,其实超过40G就限速到2G水平,实测网速比蜗牛还慢。
2. 资费跳水:19元价格多数只能维持半年到两年,之后可能翻倍涨价。有人第二年收到账单发现月租变39元,肠子都悔青了。
3. 激活套路:要求首充50-100元才能享受优惠,充值的钱分10个月返还,相当于变相捆绑消费。
4. 信号盲区: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可能没信号,有驴友在云南山区遇到过电信卡变“板砖”的情况。
四、防骗指南
1. 上官网查套餐:登录中国电信APP,在“套餐变更”里能看到所有官方套餐,查不到的肯定是野鸡卡。
2. 看协议期限:正规套餐会写明“优惠期XX个月”,只说“长期有效”的多半有诈。
3. 问清退款规则:办理时要录音,确认能否随时销号、违约金多少。去年有用户办了卡发现不合适,销号时被扣了200元违约金。
4. 慎选物联卡:那种不显示手机号、只能在特定设备用的“无限流量卡”,九成九是坑人的,出了问题连投诉都找不到人。
五、适合人群建议
这种套餐最适合三类人:
1. 学生党:流量需求大但预算有限,选通用流量多的套餐,注意避开寒暑假优惠到期的坑。
2. 备用机用户:主卡保号,副卡专门上网,建议选没有合约期的套餐,用满优惠期就扔。
3. 短期务工人员:在城里用半年就回老家的,可以薅这个羊毛,但记得回家前要销号。
19元的电信5G卡确实存在,但就像超市临期食品,要吃得快还要会挑。记住三不原则:不贪永久低价、不看总流量数、不办来路不明的卡,基本就能避开九成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