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大流量低月租套餐,真的划算吗?

最近两年,中国电信接连推出月租39元甚至19元的大流量套餐,宣传页面上动不动就是「130G全国流量」「200G不限速」的诱人字眼。这些套餐看起来像是流量焦虑患者的解药,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天上掉的馅饼

最近两年,中国电信接连推出月租39元甚至19元的大流量套餐,宣传页面上动不动就是「130G全国流量」「200G不限速」的诱人字眼。这些套餐看起来像是流量焦虑患者的解药,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天上掉的馅饼可能藏着沙子。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电信这些低价套餐到底能不能闭眼入。

中国电信大流量低月租套餐,真的划算吗?

一、套餐里的流量是真金白银吗

打开电信官网,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两款明星套餐:39元基础版和29元升级版。基础版给130G流量加300分钟通话,升级版更狠,225G通用流量配30G定向流量,通话费降到每分钟1毛钱。乍看确实划算,毕竟以前100G流量至少得花七八十块。

但这里藏着三个猫腻:

第一,定向流量占比高的套餐容易「吃流量」。比如某款标称255G流量的套餐,实际通用流量只有100G,剩下155G只能在20多个指定APP里用。刷抖音没问题,可要是点开淘宝看直播,流量就哗哗走通用包。

第二,「首充优惠」玩的是时间差。宣传上写着「首充100得480元」,实际是分24个月返还,相当于每月返还20块。头两年确实能19元用套餐,但第三年开始就要实打实掏39元。

套餐类型通用流量定向流量
基础版(39元)100G30G
升级版(29元)225G30G

二、对比其他运营商有啥优势

拿移动的芝麻卡对比,同样39元月租只能买到50G通用流量,电信的流量多出两倍不止。联通的大王卡虽然定向流量覆盖更广,但通用流量每月就1G,刷几个网页就用完了。

不过电信套餐有个硬伤——信号覆盖看地域。在东部城市用5G能跑满500Mbps,但到了西部山区,可能连4G都时有时无。有个在西藏旅游的网友吐槽,买了225G套餐结果半个月才用了3G,不是省着用,是压根没信号。

三、四类人最适合办这类套餐

根据用户反馈和实测数据,下面这几类人可以闭眼入:

  • 租房党:省下宽带费,实测用手机开热点打游戏,延迟能控制在60ms以内
  • 外卖小哥:需要整天开着导航和接单软件,定向流量包刚好覆盖美团、饿了么
  • 追剧达人:腾讯视频、爱奇艺都在定向名单里,注意别点开弹幕和超清模式
  • 备用机用户:养个副卡当流量仓库,主卡改8元保号套餐最划算

四、五个必须避开的深坑

办卡时要是没注意这几个细节,分分钟被反薅羊毛:

  1. 物联卡冒充正规卡:13位ICCID开头的卡不能打电话,网速被限制在3Mbps
  2. 流量虚标:标称200G实际只能用150G,剩下50G是凌晨1-5点的闲时流量
  3. 归属地随机:外地号码可能影响银行短信接收,注销还得跑营业厅
  4. 自动续约陷阱:合约到期后月租自动涨到79元,得提前30天打电话取消
  5. 叠加包套路:流量用超后,5元/G的资费看着便宜,实际月底清零不结转

五、现在办卡的正确姿势

想不被坑记住这三步:先上电信营业厅APP查套餐详情,再要电子版合同仔细看小字条款,最后激活时录屏保存宣传页面。有个浙江用户就是靠录屏证据,成功投诉追回了被多扣的闲时流量费。

电信这些低价套餐对流量大户确实友好,但千万别被数字游戏迷惑。记住通用流量才是硬通货,定向流量就当是添头。现在办卡就跟买菜似的,得扒开外头光鲜的菜叶子,看看里头有没有烂芯。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