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总能在广告里看到"免费送流量""套餐内流量全免"的宣传,特别是联通的各种套餐,宣传单页上斗大的"免费"字样看得人心痒痒。可天上真会掉馅饼吗?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免费流量背后的门道。
一、免费流量的常见话术套路
推销员最常用的三招您肯定不陌生:先是扯着嗓子喊"白送您10G流量",接着压低声音飞快带过"套餐外19元可选会员",最后拍胸脯保证"用不习惯随时能退"。要是您当场追问要不要钱,他们准会打马虎眼,把"免费"二字重复得跟复读机似的。
最近营业厅还流行上门推销新花样:号称"200元话费白送""不用了直接扔卡"。听起来潇洒,可您仔细想想,手机卡实名制都实行多少年了,真能说扔就扔?
二、藏在免费背后的三把刀
1. 套餐外的"买路钱"
说是免费流量,可您得先花19元买"会员资格",或是开通20元月租的"基础套餐"。这就像去游乐园说免门票,结果每个项目都要单独收费。
套餐名称 | 宣传内容 | 隐藏条款 |
---|---|---|
逸白卡 | 19元100G流量 | 需预存200元话费 |
心动卡 | 1元100G流量 | 首月免费次月起租 |
2. 合约期的"紧箍咒"
说是随时可退,真办了就会发现被绑两年合约。想改套餐?门都没有!就算搬家换城市,也得继续用着本地套餐。这招对老用户尤其狠——您用了十年八年的号码,总不能说换就换吧?
3. 流量的"障眼法"
宣传页上200G的大字晃人眼,细看小字才发现150G是定向流量。更坑的是达量限速,40G后直接给你降到3G网速,看个标清视频都卡成PPT。
三、活生生的踩坑案例
张女士去年底接了个推销电话,对方说白送10G流量。她多问了两句要不要钱,客服马上转移话题猛夸流量质量。结果第二个月话费单就多了19元,去营业厅理论才被告知要连交12个月。
大学生小王更惨,办了张"免费流量卡"去外地实习。到了广东才发现流量全是本地专用,想改全国套餐却被拒,原来早被签了两年合约。现在每月额外买流量包,话费翻了三倍不止。
四、防坑指南三件套
第一招:刨根问底。听到"免费"先问三件事:要绑合约吗?有隐形消费吗?能随时退订吗?
第二招:眼见为实。要求客服发短信确认内容,重点看"月租费""合约期"这些关键词。去官方APP查业务明细,带"优惠""体验"字样的要特别警惕。
第三招:保留证据。通话录音、宣传单页、短信确认函这些都要存好。真遇上纠纷,这些就是维权铁证。
说到底,运营商不是慈善机构,所谓的免费套餐本质上都是生意。咱们普通用户要做的,就是戴上"火眼金睛",把每个字眼都掰开揉碎看明白。记住:所有命运赠送的流量,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