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投放移动流量卡广告,想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得先弄明白这里头的门道。毕竟现在市面上流量卡种类五花八门,从学生党用的低月租卡到商务人士需要的高端套餐,每种卡适合的人群完全不同。咱们得学会把对的卡卖给对的人,还要挑准时间、选对频道,这才能让广告费不白花。
一、先摸清自家产品的底细
打个比方,你要卖的是每月19块钱、30G流量的学生卡,结果广告投到深夜财经节目里,那些看股票行情的大爷大妈根本用不上。所以第一步得把自家流量卡的核心卖点给列明白:
- 月租多少钱(19元还是199元)
- 流量有多少(定向流量还是全国通用)
- 特殊权益(送视频会员还是能办副卡)
- 合约期限(能不能随时注销)
举个实在例子
比如某运营商新推出的"追剧卡",每月38元带80G定向视频流量。这种卡明显适合18-35岁的年轻群体,特别是爱刷短视频、追网剧的。要是广告投到老年保健品广告时段,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表1 常见流量卡类型与适用人群对照套餐类型 | 月租范围 | 主要权益 | 目标人群 |
---|---|---|---|
学生卡 | 19-39元 | 校园基站优先、定向APP免流 | 16-25岁在校学生 |
上班族卡 | 59-99元 | 全国通用流量+通话分钟数 | 25-40岁职场人士 |
商务卡 | 199元以上 | 国际漫游、机场贵宾厅 | 35-50岁企业高管 |
二、盯准电视台的观众画像
每个电视台的观众构成大不一样。像少儿频道的家长群体、体育频道的男性观众、电视剧场的家庭主妇,这些都要提前做功课。有个土办法——直接找电视台要最近三个月的收视报告,里面会写清楚哪个时段什么人看得多。
黄金时段要精打细算
晚上7-9点这种黄金时段,30秒广告可能要十几万。如果是推广高端商务卡,这个钱花得值;但要是卖学生卡,倒不如选下午5-6点的动画片时段,这时候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正在准备晚饭,反而能覆盖到目标家庭。
三、广告内容得会"说人话"
千万别整那些"极速畅享""尊享体验"之类的虚词。老百姓关心的是实在东西:
- 每月交多少钱,流量超了怎么算
- 去外地能不能用,网速快不快
- 办卡要不要押金,能不能网上注销
建议广告里直接上对比:把竞争对手的套餐价目表和自家的放一起,用加粗红框标出优势项。这种直观对比比明星代言管用多了。
四、别忘了留转化入口
电视广告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法直接点击购买。现在有两个解决办法:要么在广告里放专属二维码,扫码直接跳转办理页面;要么设置短号码,比如"发送短信6688到10086立即办理"。关键是这个入口要简单好记,最好能让观众看一遍就记住。
五、效果跟踪要落到实处
建议分三步走:
- 在广告投放期间,每天记录官网访问量和400电话咨询量
- 对比不同频道带来的转化数据
- 重点监测广告语中提到的专属办理渠道
如果发现某地方台的转化率特别高,下个月就重点加投;要是发现晚间时段的咨询量少,赶紧调整投放策略。
说到底,电视广告投流量卡就像钓鱼,要知道什么鱼爱吃什么饵。把产品特性、观众喜好、投放时段这三样对齐了,自然能钓上大鱼。别看现在都讲互联网营销,电视广告对于覆盖中老年市场和下沉市场,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要会用数据说话,别凭着感觉乱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