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讨论联通套餐里的宽带是不是真的免费,广告上写着“免费送宽带”,但等到办理的时候,发现账单上还是多了一些费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看看所谓的“免费宽带”背后到底藏着哪些费用。
一、融合套餐里的“免费”其实不免费
联通最常见的“免费宽带”其实藏在融合套餐里。这种套餐一般是把手机流量、宽带和电视服务打包在一起,比如一个月消费满129元,就“送”你一条300M的宽带。但仔细想想,这宽带真的免费吗?
举个例子:假设你原来用联通手机卡,每月话费50元,现在升级到129元的融合套餐,里面包含宽带。表面上看,你多花了79元就“白得”一条宽带,但实际上,这79元本身就是套餐的月租费。换句话说,宽带费用已经被打包进套餐里了,根本不是“白送”。
套餐类型 | 月费 | 包含内容 |
---|---|---|
原手机套餐 | 50元 | 20GB流量+200分钟通话 |
融合套餐 | 129元 | 30GB流量+500分钟通话+300M宽带 |
二、隐藏费用一箩筐
除了套餐本身的费用,还有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坑钱项”:
1. 安装费很多套餐写着“免安装费”,但实际办理时可能会收100~200元的调试费,或者要求你买他们的光猫、路由器。比如一台光猫卖299元,说是可以“租用”,但最后租着租着就变成强制购买了。
2. 设备押金有些地区要求交200~500元的设备押金,如果退网时设备有损坏,押金直接扣光。甚至有人反映,退网时隔了半年才要回押金。
3. 违约金融合套餐一般要签2年合约,如果提前取消,违约金可能高达剩余月份总费用的30%。比如你用了半年想退网,剩下18个月的总费用是129×18=2322元,违约金就要交696元。
三、低价套餐的“文字游戏”
还有些宣传说“每月30元享千兆宽带”,这种低价套餐更要警惕:
- 可能是“前3个月优惠价”,之后恢复原价;
- 可能要求捆绑办理副卡,副卡月租另算;
- 可能网速不达标,比如实际测速只有200M。
四、怎么选才不吃亏?
想真正省钱,记住这3招:
- 算清总账:把套餐费、设备费、违约金全部列出来,对比单独办理手机卡和宽带的总成本;
- 死磕合同:要求业务员白纸黑字写明是否有隐藏收费,最好录音留证据;
- 活用投诉:如果发现网速不达标或乱收费,直接打10015(联通投诉热线)或12300(工信部投诉电话)。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谓的“免费宽带”,本质上是用更高的套餐月费来分摊成本。大家在办理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把账算明白了再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