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机套餐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现在联通官网往那儿一打开,几十种套餐看得人眼晕,流量、通话、宽带捆绑得五花八门。很多人图省事直接选最便宜的,结果月底流量不够用,话费反倒超支。其实挑套餐就跟挑衣服似的,得先量准自己的"三围"——每天用多少流量、打多少电话、家里用不用宽带,这三个数摸清了才能少花冤枉钱。
一、流量大户和电话狂魔要分家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联通套餐主要分三大类,就跟饭店菜单似的:纯流量套餐适合刷视频的年轻人,纯通话套餐适合跑业务的中年人,流量+通话组合套餐属于万金油。先拿流量大户来说,每月用超过30GB的,直接看互联网套餐准没错。比如腾讯王卡,刷微信、打王者荣耀的流量全免,特别适合学生党。但要注意这类套餐通话费贵,1毛9一分钟,跟对象煲电话粥的可得悠着点。
流量套餐对比表套餐名称 | 月租 | 流量 | 通话 |
---|---|---|---|
腾讯王卡 | 39元 | 30GB定向+1元1GB通用 | 0.19元/分钟 |
冰淇淋套餐 | 99元 | 不限量(40GB后降速) | 1000分钟 |
1.1 通话刚需别选错
跑销售的朋友得特别注意,有些套餐流量看着便宜,通话费能贵得肉疼。有个做保险的老哥就吃过亏,选了29元100GB的校园卡,结果每月光电话费就多掏两百多。这种情况就该选沃派商旅卡,月租89元带1200分钟通话,折算下来每分钟才合7分钱,比单独买通话包划算得多。
二、宽带绑定里有门道
现在联通推的融合套餐看着优惠力度大,但里头藏着几个坑得注意。比如说199元全家享套餐,写着1000M宽带+60GB流量+1500分钟通话,乍看挺美。可细看合约期要2年,提前解约得赔800块违约金。还有的套餐送IPTV机顶盒,但第二年就开始收20元/月的使用费,这些隐藏消费得问清楚。
2.1 单宽带未必划算
家里只用宽带的中老年人,千万别被融合套餐忽悠了。单独办500M宽带月费要120元,但选129元的5G融合套餐,不仅宽带速度提到1000M,还白送30GB流量和500分钟通话。就算不用手机卡,相当于每月多花9块钱宽带提速一倍,还能把送的手机号当备用机使。
三、特殊需求别将就
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得重点看漫游资费,虽然现在全国流量统一了,但国际漫游还是分三六九等。联通的全球通银卡月费299元,包含5GB国际流量,在港澳台地区能正常用谷歌地图,比临时买境外流量包省心。还有个冷门但实用的校园套餐,寒暑假期间能申请停机保号,每月只扣5块钱,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
最后提醒大家,别光看宣传页上的大字,小字部分的"限速阈值"、"合约期限"、"赠品回收条款"都得拿放大镜看。有个大姐就是没注意"首年优惠"的条款,第二年话费直接翻倍。建议去营业厅办业务时,让工作人员把资费明细打印出来,每条都过一遍再签字。实在拿不准的,先办个短期套餐试水,用三个月再调整最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