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合肥,不少朋友都在讨论联通的“小喜卡”套餐,说它便宜实惠,适合日常使用。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我也办了这张卡,用了快两个月,今天就来聊聊真实体验,尽量把优缺点说透。
套餐内容到底划不划算
先看小喜卡的基础套餐:月租19元,包含3GB国内流量和100分钟通话。单独看这个数据可能没啥感觉,但联通有个“隐藏福利”——每天用流量超过1元就自动升级成1元/G的日租包。比如我某天刷视频用了2.5GB流量,当天流量费就扣2元(2GB×1元)。这个设计对流量需求不稳定的人来说很友好。
重点对比其他套餐(单位:元)套餐名称 | 月租 | 基础流量 | 通话时长 |
小喜卡 | 19 | 3GB+日租包 | 100分钟 |
某动大王卡 | 29 | 5GB | 无 |
实际使用成本测算
以我上个月为例:基础月租19元,有10天用了日租包(平均每天1.5GB),流量费10元,加上偶尔超出通话时长多花5元,总共34元。对比之前用的58元套餐(含10GB流量),省了24元,但流量还多用了2GB。
合肥市区网络表现实测
在政务区天鹅湖周边,下载速度能到85Mbps,刷4K视频基本不卡。但在老城区比如城隍庙附近,下午五六点会出现降速,大约只有12Mbps。最意外的是地铁三号线全程测试,从职教城到合肥站,中途有3次短暂断流,每次约15秒。
周末去滨湖森林公园时发现,景区内信号强度显示满格,但实际打开网页要加载5秒以上,可能和基站负载有关。客服解释说是“高峰期临时扩容”,建议错峰使用。
游戏延迟数据(单位:ms)
场景 | 王者荣耀 | 原神 |
工作日下午 | 48-55 | 72-85 |
周末晚8点 | 63-78 | 102-120 |
办理过程遇到的坑
线下营业厅非要让我预存100元话费才给开卡,说是“系统强制要求”。后来打10010投诉才改成存50元。另外首月资费不是完整月,比如15号激活的话,当月按剩余天数折算流量和通话时长,这点在宣传页角落才有小字说明。
还有个要注意的是“亲情号”功能,虽然宣传说能免费添加3个联通号码,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对方用的是沃派校园卡这类特殊套餐,系统会提示绑定失败,必须去柜台处理。
适合哪些人用
根据这两个月体验,我觉得小喜卡比较适合三类人:每月流量在5GB左右的轻度用户、需要保号的老号码、给学生党当副卡。但如果是每天固定要用3GB以上的重度用户,还是选其他包月套餐更划算。
最后说个暖心细节:月初流量用超时,联通会先发短信提醒,过半小时才断网,这点比某些运营商直接掐网人性化。不过他们家的流量查询指令(发送108到10010)需要等30秒才回复,不如竞争对手的实时查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