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办理宽带时,都收到过"免费送手机卡"的推销。营业员拍着胸脯保证"不用白不用",但真把这张卡带回家后,不少人却发现话费账单越变越复杂。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地上挖的坑?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一、看似白拿的福利
联通营业厅宣传的"办宽带送手机卡"确实存在,但这种优惠就像商场促销的"买一送一"——买的是宽带,送的是套路。送的手机卡往往带着几大"隐形镣铐":
- 最低消费陷阱:宽带套餐要绑定主卡,月租通常不低于58元
- 合约期限捆绑:最短也要签1年协议,违约要赔几百元
- :送的卡不能单独注销,必须和宽带套餐同进退
优惠项目 | 表面承诺 | 实际条件 |
---|---|---|
0月租手机卡 | 永久免月租 | 需保持宽带套餐有效 |
免费流量 | 无限使用 | 超量后降速至100kb/s |
赠送手机 | 全新机型 | 市场价虚高的定制机 |
案例实录:知乎网友的血泪史
2020年有位网友办理宽带续费时,营业员热情推荐赠送副卡:"只要不超套餐就免费用"。结果停用宽带后,手机号欠费三个月才发现是"后付费模式",莫名背了100多话费债。这种案例在投诉平台比比皆是,有位用户被划走花呗2000多元,说好的"联通帮还"变成自己买单。
二、藏在合同里的猫腻
这些优惠的真实成本,往往藏在密密麻麻的协议条款里:
- 资费解释权:宣传的"0月租"实际是首月免费,次月起恢复原价
- 违约金条款:提前解约要赔剩余月份套餐费的50%
- 捆绑销售:78%的用户在办理后发现必须购买额外服务
更坑的是信用消费陷阱。有用户被要求开通支付宝花呗,说是"分期由运营商还",结果变成个人债务。这种套路常见于代理商渠道,他们为完成KPI指标,把送卡变成强制消费。
三、辨别真假三招鲜
面对诱人优惠,记住这三个保命法则:
- 核实办理渠道:100%通过10010客服确认活动真实性
- 计算三年总账:把套餐费×合约期,对比单独办理宽带的价格
- 死磕书面协议:要求打印纸质合同,重点看加粗的违约条款
遇到"免费送手机"更要警惕,价值1500元的手机往往需要承诺24个月×99元套餐,相当于多花2376元话费买手机。不如自己买手机+办低价套餐来得划算。
四、被坑了怎么办?
如果已经掉进坑里,别急着认栽:
- 立即拨打12300向工信部投诉
- 保存所有通话录音和业务受理单
- 要求运营商出示加盖公章的原始协议
有用户通过这招成功要回被多扣的话费,也有群体投诉让运营商修改了不合理条款。记住:运营商最怕较真的消费者。
说到底,"办宽带送手机卡"就像商场里的试吃品——尝两口没问题,真要当饭吃就得付出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通信消费更是如此。下次再遇"白送"优惠,先把本文翻出来对照,保准你能看清糖衣下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