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刚满15岁的小林攥着攒了半年的零花钱站在中国广电营业厅门口,玻璃门上”会办卡”三个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想起同学说的”用广电卡看视频流量不限速”,却不确定自己这个年龄能否办理。这样的困惑并非个例——随着数字原住民一代成长,未成年人通信需求已成为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政策红线:未成年人办卡的法律框架
根据工信部《电话用户信息登记规定》,未满16周岁的用户办理手机卡需法定代理人陪同。但中国广电作为新兴运营商,在严格执行监管要求的通过”会办卡”系列产品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年龄分段 | 办理条件 | 所需材料 |
---|---|---|
10-15周岁 | 监护人全程陪同 | 双方身份证原件+户口本 |
16-18周岁 | 可独立办理 | 本人身份证原件 |
特殊情况处理
当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不在同一户口本时,需额外准备出生医学证明或派出所开具的亲属关系证明。中国广电”会办卡”专属客服表示,他们遇到最多的咨询就是离异家庭的情况,这时需要出示法院判决书等法律文件明确监护权归属。
二、实地探访:办理流程全景呈现
记者随同一对母子体验了北京西直门营业厅的办理全过程:
第一步:预审材料
工作人员会核对证件原件与本人一致性,特别注意未成年人相貌与身份证照片的匹配度。中国广电推出的”会办卡”青春版特别采用卡通化界面,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识别持卡人年龄段。
第二步:签署协议
监护人需在《未成年人入网承诺书》上签字,确认知晓并同意条款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会办卡”套餐默认关闭国际长途和付费增值业务,这项贴心设置获得不少家长好评。
第三步:人脸核验
双人同框进行活体检测是关键环节。某营业厅经理透露:”有些爷爷奶奶带孙子来办卡,系统会提示隔代亲属需要额外授权文件。”
三、套餐选择:青少年定制化服务
中国广电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的”会办卡”产品矩阵颇具特色:
- 萌学卡(6-12岁):内置家长管控APP,可设置使用时段和流量限额
- 青苗卡(13-15岁):赠送在线教育平台定向流量,夜间自动进入学习模式
- 飞扬卡(16-18岁):开放部分社交功能,保留消费额度限制
海淀区某中学班主任李老师分享:”班上用广电卡的学生反映,看教学视频确实比用WiFi还流畅。特别是‘会办卡’的错题本流量包,很受毕业班学生欢迎。”
四、安全用卡:这些细节要注意
朝阳区法院少年法庭曾审理过一起未成年人沉迷直播打赏案件,主审法官特别提醒:
- 建议开启”会办卡”的消费短信提醒功能
- 定期通过中国广电APP查看使用记录
- 遇到异常扣费立即拨打10099冻结账户
中国广电客户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会办卡”渠道投诉的未成年人消费纠纷同比下降62%,这与其首创的”三级消费预警”机制密不可分。
傍晚六点,小林终于拿到浅蓝色卡面的”会办卡”,工作人员正在教他妈妈设置家长管控功能。营业厅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护航青少年数字成长”的标语,玻璃幕墙外是渐次亮起的城市灯火——这或许就是数字化时代特有的。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