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用户反馈,自己的联通手机卡只能收到4G信号,即使身处5G覆盖区域也无法连接。这种现象的背后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和现实因素,需要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用户套餐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
一、网络覆盖的硬性限制
基站建设进度直接决定信号质量。截至2023年底,联通在全国建成约100万座4G基站,而5G基站数量仅为76万座。特别是在乡镇地区,部分基站仍在使用旧式设备,仅支持4G信号回传。以华北某县为例,其5G覆盖率仅为城区的45%。
典型区域网络覆盖对比表区域类型 | 4G覆盖率 | 5G覆盖率 |
省会城市 | 98% | 85% |
地级市 | 93% | 62% |
1.1 频谱资源分配
联通在900MHz频段主要承载4G信号,而5G使用的3.5GHz频段穿透力较弱。当用户处于建筑物内部时,高频信号衰减更明显,手机会自动回落到4G网络。这种现象在商场地下层、电梯间尤为常见。
二、终端设备的适配问题
手机硬件决定网络接入能力。2020年前生产的机型普遍缺失n78频段支持,这是联通5G的核心频段。例如某品牌2019款旗舰机,其基带芯片仅支持NSA组网模式,而当前网络已向SA模式迁移。
2.1 基带芯片差异
高通骁龙855与麒麟980芯片虽支持5G,但需要通过外挂基带实现。这类设备在信号弱区域更容易回退到4G,且发热量大会触发降频保护机制。
三、运营商策略调整
联通自2022年起推行"4G/5G动态资源调配"策略。在话务高峰期(如晚7-10点),部分基站会优先保障5G用户带宽,此时4G用户可能感受到网速下降,但不会完全断网。
3.1 套餐限制措施
部分低价套餐(如月租39元档)在协议中注明"最高接入速率300Mbps",这正好是4G的理论峰值。即使用户手机支持5G,实际仍被限制在4G速率范围内。
四、基站优化滞后
部分区域存在"假5G"现象:基站天线虽已更换为5G设备,但传输网仍在使用原有4G回传链路。这种情况会导致信号图标显示5G,实际网速仍为4G水平。
4.1 参数配置错误
基站软件版本未及时更新时,可能出现邻区列表配置错误。某地就曾发生因邻区参数错误,导致5G小区无法被终端识别的案例,持续时间达72小时。
五、用户密度影响
在演唱会、火车站等场景下,当5G用户数超过基站承载能力时,运营商QoS策略会优先保障高价值用户。此时普通用户即便显示5G标识,实际可能被分配至4G信道。
要彻底解决仅能使用4G的问题,建议用户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实时网络状态,必要时进行网络设置重置。若持续存在信号问题,可要求运营商进行DT测试(路测)排查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