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网络快速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发现中国联通的手机卡在部分场景下依然会回落到3G网络。这种现象引发了不少用户的疑问:为什么联通不彻底关闭3G网络?背后的原因涉及技术、用户需求和商业策略等多个层面。
一、3G网络的技术特性
要理解联通保留3G网络的原因,首先要从技术差异说起。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和语音通话稳定性高。与4G、5G相比,3G基站信号穿透能力更强,尤其在建筑物密集或地形复杂的区域,3G能提供更稳定的基础通信服务。
举个例子,在偏远农村地区,4G基站建设成本高,而3G基站只需较少的设备就能覆盖更大范围。根据通信行业数据,同一区域内,3G基站的覆盖半径可比4G基站多出30%以上。
3G与4G的关键指标对比
指标 | 3G网络 | 4G网络 |
---|---|---|
覆盖半径 | 5-10公里 | 1-5公里 |
语音通话方式 | 电路交换 | VoLTE(需单独开通) |
二、用户群体的现实需求
截至2023年,我国仍有超过1亿用户在使用3G功能机,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老年用户和物联网设备。老年手机普遍不支持4G,而大量物联网终端(如共享单车锁、智能电表)在设计时就基于3G模块,这些设备的使用周期往往长达5-10年。
如果贸然关闭3G网络,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1. 老年群体突然失联,引发社会问题;
2. 物联网设备批量失效,造成经济损失。
三、运营商的成本博弈
从商业角度看,保留3G网络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4G/5G基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是3G的3倍以上。在用户密度低的区域,运营商需要保留3G来避免亏损。
联通还面临频谱资源分配问题。其900MHz低频段同时承载着3G和4G信号,如果直接关闭3G,需要重新调整频谱配置,这会导致现有4G用户的服务质量下降。
四、未来的演进路线
联通并非永久保留3G网络。根据工信部规划,3G退网将分三步走:
1. 2024年前完成城市区域退网;
2. 2026年前逐步关闭农村3G基站;
3. 保留极少数3G基站作为应急通信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通过补贴换机和网络升级双管齐下。例如,推出0元置换4G老年机活动,同时加速部署支持VoLTE的4G网络,最终实现平滑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