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手机卡从哪年开始出售?

中国联通作为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之一,其手机卡业务的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紧密相连。要追溯联通手机卡首次面向市场的时间,需结合其网络制式演变及业务布局的节点来看。一、从GSM到CDMA的早期布局中国联

中国联通作为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之一,其手机卡业务的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紧密相连。要追溯联通手机卡首次面向市场的时间,需结合其网络制式演变及业务布局的节点来看。

联通手机卡从哪年开始出售?

一、从GSM到CDMA的早期布局

中国联通成立于1994年,但初期主要经营固定电话和寻呼业务。直到2001年,联通正式开通GSM网络,开始面向公众销售支持语音通话和短信功能的手机卡。此时的手机卡为传统的SIM卡形态,需配合GSM手机使用,资费较高,主要服务商务人士。

2002年,联通引入CDMA技术,成为国内首个运营CDMA网络的运营商。这一时期的CDMA手机卡采用机卡一体设计(即手机与号码绑定),主打低辐射、高保密性,但终端选择少、资费门槛高,用户规模有限。

表1:联通早期手机卡业务对比(2001-2005年)
制式推出时间技术特点用户群体
GSM2001年语音+短信商务人士
CDMA2002年低辐射/高保密高端用户

二、终端革新推动市场普及

2005年联通成立华盛公司,专门负责终端采购与销售。通过集中采购CDMA手机,逐步降低终端价格。2007年推出可插拔UIM卡(类似SIM卡),实现CDMA号码自由换机,手机卡形态向标准化迈进。

与此GSM业务持续扩张。2006年前后,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套餐上市,30-50元低价卡包吸引学生和务工群体,手机卡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三、3G/4G时代的爆发增长

2009年联通获得WCDMA牌照,推出支持视频通话的USIM卡。凭借iPhone合约机策略,其手机卡在3G时代以网速快、国际漫游方便等优势抢占高端市场,用户数突破1亿。

2013年4G商用后,联通推出三切卡(标准卡、Micro卡、Nano卡一体化设计),适配不同手机机型。2015年获得FDD-LTE牌照,支持双4G制式的手机卡成为市场主流。

四、5G时代的服务升级

2020年联通宣布停止新增CDMA用户,全面转向5G。新一代手机卡采用嵌入式SIM(eSIM)技术,支持在线开卡、一号双终端等功能。截至2025年,其手机卡业务已覆盖语音、流量、物联网等全场景应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