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电5G宽带建设成为通信行业的热点话题。作为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手握"黄金频段"700MHz,正加速推进全国范围的5G网络覆盖。但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这项工程到底什么时候能让我们用上?
广电5G的特殊性在哪
与传统三大运营商不同,广电的5G网络基于700MHz频段。这个频段被称为"信号穿墙王",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2.6GHz基站的3倍,能有效解决室内信号盲区问题。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要达成同等网络密度,广电需要建设更多基站。
频段类型 | 覆盖半径 | 穿透能力 | 建设成本 |
---|---|---|---|
700MHz | 5-10公里 | 极强 | 较低 |
2.6GHz | 1-3公里 | 中等 | 较高 |
现有建设进度扫描
截至2023年底,广电已建成约60万个5G基站,主要覆盖省会城市和重点经济带。通过与移动共建共享,实现了对4G/5G网络的无缝兼容。但在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信号覆盖仍存在明显缺口。
全覆盖的时间表预测
根据工信部规划,广电5G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4-2025):完成所有地级市主城区连续覆盖,重点乡镇实现网络接入,基站总数突破80万个。
第二阶段(2026-2027):推进县城和发达农村地区深度覆盖,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全程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20万个。
第三阶段(2028-2030):实现98%以上国土面积覆盖,特殊场景(如矿区、远洋船舶)采用卫星通信补充。
农村覆盖的特殊挑战
在贵州某试点村,广电采用"微基站+光纤回传"方案,单站建设成本降低40%。但这种模式需要配套的光纤网络支持,而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光缆覆盖率仅为62%,成为制约因素。
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
实测数据显示,广电5G在信号满格区域的下行速率可达300Mbps,与现有运营商基本持平。但在网络切换时存在2-3秒延迟,视频通话偶有卡顿。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核心网优化逐步解决。
从全局来看,广电5G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既要突破技术瓶颈,更要破解资金投入、政策协调、生态构建等多重难题。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将形成四家运营商互补共存的5G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