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身边用联通卡的朋友突然变多了,特别是学生党和经常刷视频的年轻人。大家最关心的就三件事:信号到底行不行、流量够不够用、有没有隐藏套路。作为一个用了五年联通卡的老用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些事。
一、信号好不好要看在哪用
先说大伙最关心的信号问题。现在联通的4G基站覆盖率已经超过95%,大城市里刷抖音、看直播基本没问题,实测下载速度能到300Mbps以上。不过要是在地下车库或者地铁里,确实偶尔会掉到3G信号,这时候移动的表现会稳定些。
去年我在北京6号线做过测试,高峰期刷微博加载图片大概需要2-3秒,比移动慢个半秒左右。但平时在办公楼和家里用,两家基本没差别。要是经常跑山区或农村的朋友,建议还是选移动更保险,联通在偏远地区的基站确实少一些。
三大运营商网速对比(2025年实测数据)场景 | 联通平均速度 | 移动平均速度 | 电信平均速度 |
---|---|---|---|
市中心5G覆盖区 | 328Mbps | 305Mbps | 312Mbps |
地铁车厢内 | 87Mbps | 102Mbps | 93Mbps |
居民小区 | 215Mbps | 198Mbps | 224Mbps |
二、套餐里的门道要看清
现在联通最火的就是29元135G的星耀卡,这个套餐确实实在。不过要注意三点:首年不能改套餐、超出流量5元/G、必须通过官方渠道激活。学生朋友可以办专属套餐,像北京某些高校的550G套餐,比社会版多出一倍流量。
这里要提醒大家,看到"物联卡"千万躲远点。正规联通卡都是11位手机号,能打电话能发短信,那些只能上网的19位号码卡随时可能跑路。有个简单鉴别方法:能通过联通APP查余额的才是真套餐,第三方平台查流量的八成是坑。
常见套餐对比(2025年4月)
- 星耀卡(联通):29元/月,135G通用+100分钟通话
- 花卡(移动):39元/月,100G通用+200分钟通话
- 学子卡(联通):29元/月,550G校园流量+50分钟通话
三、老用户才知道的优缺点
用了五年联通,最满意的是客服响应速度。去年套餐莫名多扣20块,打10010十分钟就解决了。现在APP里还能直接查每天流量消耗,比移动的模糊提醒强多了。
但也有闹心的时候。去年去内蒙古旅游,草原上联通的信号直接"消失",最后还是蹭了同伴的移动热点。还有次套餐到期没注意,第二个月话费直接翻倍,这个自动续约的坑大家一定要当心。
现在联通正在狂铺5G基站,像北京CBD区域已经实现全程覆盖。实测5G下载速度能到800Mbps,下个2G的电影也就半分钟。不过5G套餐还是偏贵,建议等年底的资费下调再考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