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北京电信流量卡的用户增长特别快,很多人在营业厅办业务都会顺嘴问一句"这卡信号到底咋样"。作为普通消费者,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三件事:网速快不快、信号稳不稳、套餐划不划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一、信号覆盖到底有没有死角
先说大家最担心的信号问题。根据北京电信官方数据,他们在五环内平均每500米就有个基站,这个密度比移动联通都高。实测发现,像中关村、国贸这些写字楼扎堆的地方,室内信号也能保持3格以上,刷短视频基本不卡。
不过也不是十全十美。有用户反映在燕郊交界处的福成五期小区,晚上7-9点刷微博会转圈圈,这跟跨省信号切换有关系。还有国贸三期地下二层的盒马超市,电信信号确实比联通弱,结账扫码得多等几秒。
区域类型 | 信号强度 | 典型场景 |
---|---|---|
核心城区 | 4-5格 | 写字楼/商场/地铁站 |
近郊住宅区 | 3-4格 | 天通苑/回龙观 |
特殊场景 | 2-3格 | 地下车库/电梯 |
二、网速实测出乎意料
拿去年新出的星辉卡做测试,工作日下午3点在朝阳大悦城测速,下载速度能到46Mbps,上传也有28Mbps。这个速度看4K视频足够了,但要是赶上晚高峰在地铁10号线,速度会掉到15Mbps左右,刷抖音得等缓冲。
游戏党最关心延迟。用电信卡玩《王者荣耀》,海淀区平均延迟58ms,偶尔会跳到100ms以上。对比同样位置的联通卡,电信的波动确实大点。不过要是家里用着电信宽带,开个游戏加速器能降到30ms以内。
三、套餐藏着这些门道
现在最火的是29元档套餐,155G流量看着挺唬人。这里边有30G定向流量只能刷抖音和爱奇艺,要是用微信视频聊天照样扣通用流量。有个坑得注意:很多宣传页写"首月0元",其实是从次月开始连续扣12个月,中间不能换套餐。
真要图实惠,校园卡才是隐藏王者。400块钱能用13个月,折合每天不到1块钱。不过得带着学生证去线下办,毕业两年的就别想了。最近新出的玉照卡适合短期出差党,19元165G流量,用仨月就能扔,不用绑长期合约。
四、老用户血泪教训
住在回龙观的李大姐去年换了电信卡,她说:"平时在小区遛弯视频聊天挺顺溜,可一去龙域中心地下超市就抓瞎,好几次微信付款出不去,现在兜里都得揣现金。"
程序员小王倒是很满意:"我们公司在望京soho,电信5G下载能跑满百兆,下个开发包比公司wifi还快。就是套餐里的定向流量完全用不上,我们搞IT的谁整天刷抖音啊。"
五、值不值得办看需求
综合来看,北京电信卡适合这三类人:
- 常住五环内的上班族,通勤路上要刷剧的
- 家里用电信宽带,想绑定套餐省钱的
- 短期来京出差,需要大流量的临时用户
要是经常往燕郊、廊坊跑的,或者整天在地下室工作的,建议还是选联通更靠谱。现在各家运营商都有7天体验期,建议先办张临时卡试试信号,毕竟网速这东西,自己用得顺手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