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感地带」到「Z世代狂欢」,中国联通在品牌年轻化的道路上始终紧跟时代脉搏。在二十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其代言人策略经历了从传统明星到流量偶像的转变,每一次选择都精准切中不同阶段的用户需求。
一、传统代言时代(2000-2015年)
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早期,运营商更侧重通过大众熟知的明星传递品牌信任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联通邀请张艺谋执导企业形象大片《创新 改变世界》,以「如果现在能震撼过去,未来将带给我们什么?」的广告语展现3G技术实力。虽未直接使用明星代言,但通过国家级导演背书,成功塑造了技术领先形象。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对比来自竞争对手。中国移动2003年启用周杰伦代言动感地带,凭借「我的地盘听我的」迅速占领年轻人市场。这种成功案例促使运营商意识到明星代言的商业价值,但联通当时尚未找到同等量级的代言人。
二、流量明星入局(2016-2020年)
随着4G普及和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联通开始尝试「明星+定制套餐」模式。2020年7月,鹿晗以「创新合伙人」身份推出「福鹿相伴卡」,套餐包含定向流量和明星周边福利。选择这位归国顶流,瞄准的是其背后庞大的90后、00后粉丝群体。
市场数据显示,鹿晗代言期间联通新增用户中18-25岁占比提升12%。但业内争议随之而来:部分观点认为运营商更应关注网络质量与员工激励,而非单纯追逐流量效应。
三、垂直圈层突破(2021年至今)
2021年3月,王一博以「品牌合伙人」身份代言「沃派星燃卡」,标志着联通进入垂直圈层运营阶段。该套餐包含B站、网易云等Z世代高频应用的免流服务,与代言人「街舞、滑板、摩托」的年轻标签高度契合。官宣当天,联通线下营业厅同步更换主题海报,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
这场代言合作的特殊之处在于深度内容共创。联通不仅发布代言广告,更围绕王一博制作了《做我喜欢的》系列短片,通过「热爱与坚持」的主题传递品牌价值观。这种将明星特质与产品功能深度融合的玩法,使套餐办理量较常规推广期增长300%。
代言人 | 时间 | 主推产品 | 核心策略 |
---|---|---|---|
张艺谋(导演) | 2008年 | 企业形象片 | 技术实力背书 |
鹿晗 | 2020年 | 福鹿相伴卡 | 粉丝经济转化 |
王一博 | 2021年 | 沃派星燃卡 | 圈层文化渗透 |
四、代言策略的底层逻辑
观察联通二十年来的选择,可梳理出三条主线:
- 技术迭代绑定:从3G时代的形象大片到5G时代的互联网套餐,代言形式始终与通信技术升级同步
- 用户年龄下沉:目标群体从商务人士转向学生群体,套餐设计从语音分钟数变为定向流量
- 内容深度参与:早期代言停留在广告口播,现在要求明星参与产品设计、线下活动等全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运营商代言出现新趋势。部分品牌开始尝试「虚拟偶像+AI客服」模式,但联通仍坚持真人明星路线。这种选择与其「建立情感连接」的营销理念密切相关——真人代言更能触发年轻用户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