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问,联通公司搞的“改网送手机卡”活动到底靠不靠谱,说是办理套餐就能白拿手机,听着确实挺诱人。咱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这事,帮大伙看明白里面的门道。
一、活动真实存在但分情况
联通确实在搞充话费送手机的业务,不过得注意两种不同情况。正规营业厅办的活动要签24个月合约,得选每月99元以上的套餐。但街边摆摊的"代理商"可能玩套路,说不用自己还花呗,其实钱还是从你账上扣。
1.1 短期促销藏猫腻
那些宣传"0月租"的多半是首月免费,第二个月就开始收钱。有用户反映激活时被要求充50-100元,不充不给卡。送的价值千元手机很多是定制款,市面根本买不到同配置的。
1.2 合约绑定像"软贷款"
签两年合约就像办了分期,手机钱从话费里扣。提前解约得赔手机全价加违约金,有人算过违约成本能到3000块。更坑的是用你花呗额度办分期,运营商压根不替你还钱。
二、所谓优惠藏着成本账
咱们用表格对比看得更清楚:
优惠项目 | 明面好处 | 实际成本 |
---|---|---|
送50G流量 | 当月免费用 | 超量按5元/GB收 |
千元手机 | 当场拿货 | 两年多花2400元话费 |
充200返200 | 话费翻倍 | 分24个月返,每月8.3元 |
2.1 流量卡暗藏计时器
宣传的无限流量实际是达量降速,刷个视频可能半天加载不出来。有用户套餐外流量费被扣了200多,比月租还贵。
2.2 送手机要算总账
以送1500元手机为例,两年合约每月多花50元,总支出1200元。加上手机折旧,其实没占着便宜。
三、这些坑千万要避开
去年底有人被忽悠办套餐,结果花呗被刷走2880元。工作人员说不用还,其实每月80元返还是从自己话费里出。还有的合约里藏着小字:三年内不能转网,不能降套餐。
3.1 信用陷阱最危险
要求开通花呗或招联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贷款。有个案例显示,用户分期2880元买手机,运营商根本没代还,最后影响征信。
3.2 二次收费防不胜防
有的合约里夹带增值服务,像视频会员、云盘这些自动扣费项目。有人莫名被扣了"设备保险费",每月多交15元。
四、聪明人的应对方法
先打10010确认活动真伪,要求客服逐条念合约条款。办理时全程录音,保留业务受理单。特别注意这三处:①违约金计算公式 ②套餐变更规则 ③赠品保修条款。
要是遇到强开业务,直接到工信部网站投诉。有用户通过这招要回了被多扣的800多元。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算清总账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