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周末在家休息,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穿着联通工服的推销员,手里拿着宣传单,热情地介绍“最新优惠套餐”。他们通常会说“现在办理能省一半话费”“流量随便用不扣钱”,甚至承诺送路由器、送会员。面对这种上门推销,很多人心里直打鼓:这套餐到底靠不靠谱?
一、上门推销的套餐有啥特别?
这些推销员主推的通常是合约套餐,比如“月租59元,签两年送千兆路由器”“预存200话费送智能手表”。和营业厅套餐相比,表面看确实多了实物赠品,但有几个关键点要注意:
1. 赠品可能暗藏套路某用户办理了“预存300送扫地机器人”的套餐,三个月后发现扫地机根本扫不干净,联系售后才发现是贴牌产品,市场价不到100元。这类赠品往往标着高价,实际质量堪忧。
2. 优惠有时限宣传单上斗大的“首年29元/月”往往搭配小字标注“次年起恢复79元”。很多用户办理时没注意,第二年发现话费暴涨才后悔。
套餐类型 | 首年费用 | 次年费用 | 合约期 |
---|---|---|---|
敲门推销款A | 29元/月 | 79元/月 | 24个月 |
官网在售款B | 39元/月 | 39元/月 | 无合约 |
二、三大风险不得不防
1. 解约成本可能高得离谱
北京的王女士办理了“两年合约送摄像头”的套餐,半年后因工作调动要换城市,却被联通告知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设备折损费共计680元。推销员当初说的“随时可退”完全不作数。
2. 流量水分要挤干
宣传中的“100GB大流量”可能包含30GB定向流量(只能用于特定APP),20GB夜间流量(23:00-7:00使用),实际通用流量只有50GB。对于白天用流量多的用户,这就像买了瓶掺水的饮料。
3. 宽带可能有隐藏限制
青岛的赵先生办理了“千兆宽带套餐”,安装后实测网速只有300兆。投诉后才知道,所谓千兆是“理论最高值”,实际网速要看小区线路情况。这种文字游戏在推销时根本不会说明。
三、四招教你辨真假
遇到上门推销别急着签字,牢记这几个动作:
第一招:要工牌拍编号——正规推销员都有带照片的工牌,编号可打10010核实
第二招:现场打客服电话——让客服确认套餐内容是否与宣传一致,特别是违约金条款
第三招:查合同有效期——用手机拍下合同关键页,重点看“协议期”“违约条款”部分
第四招:试用期别错过——根据工信部规定,通信业务有7天试用期,发现问题立即退订
四、这三类人适合办理
虽然存在风险,但某些群体确实能从中获益:
1. 租房短期过渡者:比如签1年送宽带的套餐,正好覆盖租房期
2. 电子设备刚需族:需要新路由器、智能手表且能接受套餐捆绑
3. 嫌麻烦的老年人:子女可帮选低合约期的套餐,避免老人跑营业厅
联通上门推销的套餐就像超市里的促销商品,看着诱人但得会挑。最关键的是保持清醒,别被“限时优惠”“最后名额”的话术带着走。记住:任何不敢写进合同的承诺,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