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流量套餐成了大家选手机卡时最关心的问题。联通的“无限流量”套餐广告打得响,但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实不实用?会不会用着用着就被限速坑了?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
一、无限流量≠随便用
首先要搞清楚,运营商说的“无限流量”都有个前提条件。以联通主推的冰激凌套餐为例,宣传页上最大的“无限流量”四个字下边,其实藏着两行小字:“高速流量用完后降至3Mbps”。说白了,超过一定用量后虽然还能上网,但网速会变乌龟爬。
举个具体例子:套餐档位 | 高速流量 | 限速后网速 | 月租费 |
---|---|---|---|
199元档 | 40GB | 3Mbps | 199元 |
299元档 | 60GB | 3Mbps | 299元 |
实测发现,3Mbps的网速刷短视频勉强能看标清,但遇到高清视频就会卡成PPT。更扎心的是,这个限速是永久性的——不是说下个月就恢复,而是这个月超量了就得忍着。
二、真实使用体验报告
1. 日常使用够不够?
普通上班族每天通勤刷刷微博、微信,中午休息看会儿短视频,实测每月20GB左右就够用。但要是喜欢追剧、经常用手机开热点,40GB的高速流量可能撑不到月底。
2. 信号覆盖影响大
在北京市区5G信号满格时,下载速度能跑到300Mbps,但到了郊区老家,经常掉到4G甚至3G。有个用户吐槽:“说是无限流量,结果在高铁上连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这钱花得冤。”
3. 套餐外费用藏猫腻
虽然流量不限量,但超出套餐的通话费要0.15元/分钟。有人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打电话,一个月下来话费直奔400元,还不如单独买语音包划算。
三、适合哪些人办理?
经过三个月跟踪调查,发现这三类人用着最划算:
1. 流量焦虑重度患者:总担心流量不够用的人,至少心理上踏实了
2. 家庭共享用户:可以办副卡,全家共享流量池,比单独办卡省事
3. 短期出差党:临时去外地不用买流量包,全国流量一个价
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 合约期套路:很多优惠价要签两年合约,提前解约得赔违约金
2. 限速阈值调整:有用户反映,促销期给的60GB高速流量,活动结束后悄悄调回40GB
3. 国际漫游另算:出国用的流量单独计费,和国内套餐不通用
总结来说,联通无限流量套餐适合那些流量需求中等偏高、经常需要应急使用的人群。但要是冲着“真无限”去的游戏玩家或视频创作者,建议还是拉条宽带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