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厦门市民在讨论电信固话"免月租"的套餐服务,朋友圈里时不时能看到"零月租固话"的宣传广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很多人心动,但细想又觉得不太真实。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免月租"的底细,看看背后到底有没有猫腻。
一、免月租的三种常见形态
电信运营商确实存在免月租的固话产品,但都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根据现有资费方案,主要分为三类:
1. 融合套餐附属品
最常见的是绑定在家庭宽带套餐里的固话。比如办理每月199元的千兆宽带套餐,可能会附带赠送固话免月租服务。这种形式看似划算,实则通过套餐整体利润覆盖固话成本,用户实际已为服务买单。
2. 短期促销活动
部分营业厅会推出"首年免月租"的限时优惠,但第二年就会恢复常规收费。2024年厦门某社区推广的老人专属固话套餐,前12个月月租全免,第13个月起每月收取28元基础费。
3. 企业签约用户福利
针对签订3年以上合约的集团客户,电信会提供固话月租减免。不过这类优惠往往需要承诺最低消费额度,比如每月必须保证200元以上的通话费支出。
类型 | 优惠期限 | 隐藏条件 |
---|---|---|
融合套餐 | 永久 | 需维持主套餐不变 |
短期促销 | 12个月 | 次年起恢复原价 |
企业合约 | 36个月 | 最低消费限制 |
二、五大隐形收费陷阱
即便是真正的免月租固话,也存在以下潜在收费项目需要警惕:
1. 功能使用费
厦门某用户办理的"零月租"固话,半年后发现每月被扣10元来电显示费+5元彩铃费。营业厅解释称免的只是基础月租,增值服务仍需付费。
2. 设备维护费
部分套餐要求用户租赁专用话机,每月收取15-30元设备费。2025年集美区就有消费者投诉,免费固话必须搭配298元的"智能话机"才能使用。
3. 保号最低消费
有些"免月租"要求每月通话费不低于某个额度。比如同安某营业点的固话套餐,虽然不收月租,但每月必须产生18元以上通话费,否则按差额收取保号费。
4. 违约金条款
签订两年合约的用户若提前解约,可能面临剩余月份月租总和50%的违约金。翔安区2024年的案例显示,用户提前8个月解约被要求支付320元违约金。
5. 恢复原价风险
优惠期结束后资费可能大幅上涨。海沧区某小区2023年推广的"永久免月租"固话,在2025年4月突然改为每月收取38元基础费,引发集体投诉。
三、四步鉴别真假免月租
要避免掉入消费陷阱,办理时应做好以下核查:
1. 查证办理渠道
通过电信营业厅APP-本地服务-厦门专区查询官方套餐,警惕代理点的私自承诺。2025年3月湖里区就查处过伪造电信工牌的推销人员。
2. 验证合同条款
重点查看费用明细表和补充协议,特别注意字体较小的附加条款。集美区某营业厅曾被曝光用"套餐解释权归运营商"规避责任。
3. 测试资费周期
建议在每月1日办理并立即拨打10000号查询账单,避免月底办理被收取整月费用。思明区有用户因25日办理,白交5天空置月租。
4. 保留证据链
对营业员的口头承诺进行录音,保留宣传单页并在关键条款处让工作人员签字确认。2024年海沧区法院审理的电信资费纠纷案中,用户凭签字单据成功维权。
四、厦门本地套餐实况
根据2025年4月最新资费公示,厦门电信现有两款含固话的套餐:
千兆全家福套餐(299元/月):包含3部手机+1条宽带+1部固话,固话免月租但需缴纳20元/月的设备维护费。通话费按0.15元/分钟计收,接听免费。
银龄关爱套餐(89元/月):针对60岁以上老人,包含固话免月租和100分钟通话时长。超出部分按0.29元/分钟收费,且需承诺在网24个月。
真正的"零月租"固话在厦门市场并不存在,现有方案都需要通过其他形式分摊成本。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保持理性,牢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市场规律。办理过程中要像买菜挑刺般较真,才能避免事后维权无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