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铺天盖地都是厦门电信9元月租卡的广告。宣传页面上写着「每天三毛钱」「百G流量随便用」,看得人心里直痒痒。但天上真会掉馅饼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套餐到底藏着多少门道。
一、9块钱到底怎么算出来的
先说最诱人的价格。广告里写的9元月租,实际上藏着好几层套路。第一种常见玩法是「充100返280」,听着像白送钱,实则要你首充100元才能激活套餐。每月返10块,返完10个月后,实际月均成本就变成19元了。
第二种套路更隐蔽。有些套餐前6个月确实是9元,但从第7个月开始自动涨到29元。按两年算下来,平均每月要花18.5元。要是没注意自动续费,话费账单分分钟翻三倍。
真实成本对比表套餐类型 | 首年月租 | 次年月租 | 两年均费 |
---|---|---|---|
宣传价 | 9元 | 9元 | 9元 |
返现型 | 19元 | 29元 | 24元 |
正规套餐 | 29元 | 29元 | 29元 |
(数据来源)
二、流量里的弯弯绕
广告里说的110G流量,得掰成两半看。30G是「定向流量」,只能用在抖音、微信这些指定APP。要是点开抖音里的商品链接,或者微信转发的第三方视频,这些流量都得从另外80G「通用流量」里扣。
最坑的是流量计费规则。通用流量用完后,超出部分按5元/GB收,而且当天有效。假设某天追剧多用2GB,当天就得多花10块,一个月下来可能多出上百元。
真实案例:
小王办了9元套餐,每天通勤刷抖音2小时。月底发现通用流量早用完了,30元话费莫名变成89元。后来才发现,每次打开APP时的启动广告都在偷偷吃通用流量。
三、藏在合同里的老虎
营业厅办卡时,工作人员常快速划过协议页面。这里头可能藏着「24个月合约期」,提前注销要交违约金。有用户反映,想换套餐时被告知要补交前6个月的差价,算下来反而倒贴200块。
还有些套餐捆绑销售,默认开通彩铃、云盘等收费服务。第一个月免费试用,次月起每月多扣10块。这些项目藏在密密麻麻的协议条款里,不仔细核对根本发现不了。
四、真香预警:三类人适合办
这套餐也不是一无是处。适合当备用卡放双卡手机,主卡打电话,副卡专门刷视频。学生党放暑假回家,短期用三个月也挺划算。关键是得符合三个条件:只用定向APP、记得每月参加签到送流量活动、绝对不碰第三方链接。
家里有老人用智能手表的,每月9元确实比儿童手表专用套餐便宜。但得提前设置流量监控,防止系统自动更新吃掉通用流量。
五、防坑指南三步走
1. 打10000号查归属地政策,厦门不同区的定向流量范围可能有差异
2. 在电信营业厅APP查电子协议,重点看「合约期限」和「套餐变更」条款
3. 拿到卡先关闭数据自动同步,把微信、抖音设为「仅限WLAN更新」
说到底,9元套餐就像自助小火锅——看着便宜,真要吃饱得加钱。会精打细算的人能用出性价比,粗心大意的反被套餐套路。下次看到低价广告,记得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不是长期价?流量怎么分?违约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