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到处在转联通9元5G流量卡的广告,说是每月一百多G流量还能用5G网,听着比奶茶还便宜。这羊毛到底能不能薅?我蹲了半个月贴吧实测,又扒拉了十几份用户报告,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
一、价格算盘打得噼啪响
先说这9块钱的月租,明面上看确实白菜价。但细看套餐说明会发现,首年优惠期才是这个价,第二年自动涨到29元。有些渠道还要求首充50-100元才能激活优惠,相当于变相押金。
流量方面,别看广告里写着"年享360G",实际是拆成每月30G用。更坑的是这30G里,通用流量可能只有3-5G,剩下的全是特定APP才能用的定向流量。就像给你一箱饮料,但规定只能喝某几个牌子。
运营商 | 月租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
联通9元卡 | 9元(首年) | 5GB | 30GB |
电信冬雪卡 | 19元 | 185GB | 无 |
移动青松卡 | 29元 | 100GB | 30GB |
二、实测网速像坐过山车
在市中心5G信号满格的情况下,测速能跑到300Mbps,刷4K视频确实不带卡。但到了晚高峰七点左右,速度会掉到50Mbps以下,跟4G网差不多。城中村用户反馈更糟,经常出现信号满格但网页打不开的情况,得手动切换4G才能用。
有个大学生在贴吧晒账单,说前半个月用着挺爽,后半月超了1.2G通用流量,结果扣了6块钱。算下来实际月消费15块,比标价贵了66%。
三、隐藏条款多如牛毛
最坑的是那些小字条款:
- 自动续约陷阱:优惠到期前不会主动提醒,默认自动续约高价套餐
- 定向流量猫腻:看直播不算在定向流量里,刷短视频时的广告流量也要另算
- 物联卡风险:三成低价卡其实是物联网卡,不能打电话也不能注册微信
朋友上个月就踩过雷,买到的卡激活后才发现要绑定指定APP才能用流量。现在那张卡还在他抽屉里吃灰,说是就当交学费了。
四、跟竞品比谁更良心
拿同价位的电信星耀卡对比,虽然月租19元,但给的全是通用流量。联通这个套餐更像"试用装",适合这些人群:
- 学生党当副卡刷网课
- 外卖小哥做备用流量
- 老年人接打电话用
要是你每天刷视频超过3小时,或者经常用热点给电脑联网,这流量绝对不够造。有个做直播的小姐姐试过,开播两小时就用了15G,吓得她赶紧换回99元套餐。
五、剁手前的保命指南
真要办的话记住这几点:
- 打10010确认是不是官方套餐
- 问清楚优惠期多久、到期怎么取消
- 查定向流量包含哪些APP
- 别在第三方平台买卡
最好月初办卡,这样流量周期跟自然月对齐。见过有人15号激活,结果月底流量就清零,白白浪费半个月用量。
说到底,这9元套餐就像超市试吃品,尝个鲜还行,长期当主食肯定饿肚子。特别是现在5G应用越来越多,流量消耗只会越来越大。建议大伙儿根据自己实际用量来选,别光图便宜掉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