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讨论联通新推出的69元流量卡套餐,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算便宜。但到底值不值得办?这得掰开揉碎了看。咱今天就拿实际数据说话,从流量、通话、附加权益几个方面分析,再跟其他运营商同价位套餐横向对比,最后聊聊适合哪些人用。
一、套餐里到底有什么干货?
先说基础配置:每月30GB全国流量+100分钟通话。听着中规中矩,不过仔细看条款能发现门道。这30GB里包含5G网络专用流量,实测在覆盖区域下载速度能到300Mbps,刷高清视频确实比4G流畅。但要注意,超过套餐的流量按5元/GB收费,比移动的1元/GB贵不少。
关键数据对比表项目 | 联通69元 | 移动68元 | 电信69元 |
---|---|---|---|
通用流量 | 25GB | 20GB | 30GB |
5G专属流量 | 5GB | 无 | 10GB |
通话时长 | 100分钟 | 200分钟 | 150分钟 |
1.1 流量够不够用?
按工信部数据,2023年人均月流量14GB。如果你每天刷2小时短视频(约耗3GB),加上微信、网购等,30GB对多数人确实够用。但要是经常开热点或者直播,这个量就悬了。
1.2 隐藏福利别忽略
套餐里藏着视频会员月卡任选(腾讯/优酷/芒果三选一),按市价15元算,相当于实际通信支出54元。此外还有10GB的定向流量包,不过仅限于头条系和腾讯系应用,这个设计有点鸡肋。
二、跟竞品比处在什么位置
拿同价位的移动花卡68元和电信星卡69元对比,联通在基础流量上占优,但通话时长比移动少一半。有个细节要注意:联通的流量结转规则更宽松,当月没用完的流量能延到下个月,而电信的定向流量不能结转。
信号覆盖方面,在城区三家差别不大,但到了偏远地区,移动的基站数量优势就显出来了。去年在西藏旅游的朋友实测,联通在318国道上常有信号断档,移动基本能保持3G以上的网络连接。
三、哪些人适合办这个套餐?
先说结论:适合每月流量需求在20-35GB之间、通话需求不高的人群。比如在校大学生,白天用校园网,晚上回宿舍刷剧;或者自由职业者,需要移动办公但不需要频繁打电话。
三类人不建议办理:一是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联通的国际漫游资费比移动高;二是老年用户,套餐里的视频会员福利基本用不上;三是双卡双待用户,现在很多手机不支持联通5G双卡同时在线。
四、可能踩的坑要当心
宣传页角落的小字写着"首年优惠价69元,次年恢复89元",这个价格变动很多人没注意到。另外合约期24个月,提前解约要付剩余月份30%的违约金。还有用户反馈,在信号不好的区域会自动切换4G网络,但套餐里的5G专属流量不会自动转换,导致消耗通用流量。
联通69元套餐属于"中等生"定位。不追求极致性价比,但求各项均衡的用户可以考虑。如果是重度流量用户,不如加20元选电信的99元无限流量套餐;要是更看重通话质量,移动的68元套餐可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