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流量卡为何如此昂贵?背后原因揭秘

打开手机套餐页面,刷到联通流量卡的价格时,不少人会下意识皱起眉头。同样的10GB流量,为什么有的运营商能便宜20%,联通却始终咬住高价不放?这背后藏着运营商行业的“生存密码”。一、基站建设成本像滚雪球

打开手机套餐页面,刷到联通流量卡的价格时,不少人会下意识皱起眉头。同样的10GB流量,为什么有的运营商能便宜20%,联通却始终咬住高价不放?这背后藏着运营商行业的“生存密码”。

联通流量卡为何如此昂贵?背后原因揭秘

一、基站建设成本像滚雪球

走在城市街头,5G基站的白色铁塔随处可见。这些设备每个造价高达40-60万元,全国已建成超过230万个基站。联通作为最早布局5G的运营商,每年要掏出近千亿搞基础建设。

2019-2023年三大运营商5G投入对比(亿元)
年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2019240380180
2023680720550

这些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基站要交电费(单个基站月均电费800元)、付场地租金、养维护团队。更扎心的是,5G信号穿墙能力差,覆盖相同区域要比4G多建3倍基站。

二、用户增长陷入怪圈

截至2023年底,联通移动用户数3.2亿,比移动少1.8亿。用户基数小意味着摊薄成本更难。就像开饭店,每天卖100碗面和卖300碗面,每碗面的成本能差出好几块。

更要命的是价格战打不起。2022年某省运营商推出19元100GB套餐,当月用户增长50万。但联通要是跟进,每年要少收20亿——这相当于白建5000个基站。

三、政策紧箍咒越收越紧

工信部《关于规范电信资费行为的通知》里藏着关键条款:禁止恶性降价。文件里明确要求,套餐资费不能低于成本价。有运营商曾因推出9.9元定向流量包,被罚了800万。

2023年还有个新变化: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把净利润率控制在6.5%以上。这就好比给价格战踩了急刹车,大家都不敢随便降价抢市场了。

四、国际业务拖后腿

打开联通的国际漫游资费表,1MB流量能卖到5块钱。这不是运营商心黑,而是要给境外运营商交“买路钱”。比如在欧洲用流量,联通要向沃达丰支付每分钟0.8元的分成费。

这些隐形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国内套餐里。就像超市里进口商品贵,其实关税物流费都算在售价里了。

五、用户习惯倒逼涨价

现在人均月流量消耗突破15GB,是五年前的3倍。刷短视频、看直播成了日常,但运营商收的流量费反而变相降价了。十年前1GB要80元,现在降到3元左右。

运营商玩了个数字游戏:单价降了,但总消费涨了。就像超市把可乐从5元降到3元,但每人每月多喝10瓶,总利润反而更高。

说到底,流量费贵不贵要看参照物。比起房价医疗费确实不贵,但对比居民收入增长就显得扎眼。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涨了5%,而流量资费只降了2.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