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用流量卡上网,尤其是联通流量卡因为套餐便宜受到关注。但大伙最关心的还是实际使用中信号到底行不行,刷视频会不会转圈圈,打游戏卡不卡。今天咱们就从用户真实体验和网络覆盖情况,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
一、联通家底厚不厚?先看基站数量
运营商信号好不好,关键看基站数量。截至2023年,联通在全国建有约120万个4G基站和76万个5G基站。这个数字放在三大运营商里排第三,比移动少但比电信多点。不过基站分布很有讲究,城市里基本每500米就有个基站,郊区可能拉到2公里才有一个。
重点来了: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联通信号基本能做到进电梯还有两格信号。但要是去到城中村或者地下停车场,就可能出现「信号失踪」的情况。去年有个测试,在北京市中心同时用三大运营商卡测速,联通下载速度平均85Mbps,比移动的92Mbps稍弱,但刷4K视频绝对够用。
不同场景信号实测表(表格线已加粗加红)
使用场景 | 信号强度 | 实测网速 |
---|---|---|
城市写字楼 | 满格 | 90-110Mbps |
地铁车厢 | 3格 | 40-60Mbps |
农村乡镇 | 2格 | 15-30Mbps |
二、用户吐槽最多的三大痛点
虽然整体过得去,但在社交平台搜「联通信号」,还是能看到不少吐槽。主要集中在:
1. 跨省信号跳水:有人在河北用得好好的,开车到山西突然变成E网(2G网络),刷个健康码都要等半分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省界附近,主要是跨省基站切换没做好。
2. 室内信号薛定谔:不少用户反馈,进到商场B1层或者自家卫生间,信号强度就跟开盲盒似的。有个武汉用户说他家卧室信号满格,走到厨房就只剩1格,怀疑是承重墙把信号吃了。
3. 高峰期网速打折:晚上七八点用的人多的时候,刷抖音经常要加载。实测发现晚高峰网速会比平时下降30%左右,这个现象在学生宿舍区特别明显。
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真实体验
拿联通和另外两家比比看:在5G覆盖上,移动确实更广,但联通的套餐价格能便宜20%左右。有个大学生做过半年测试,用联通卡在校园里打王者荣耀,平均延迟68ms,偶尔会跳到120ms,但没出现过断线重连的情况。
还有个外卖小哥说,他每天跑遍半个城市,联通卡在七成区域能稳定导航,主要问题出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相比之前用的某家虚拟运营商,他觉得至少不会漏接单子。
四、选不选联通卡要看使用习惯
如果经常在城里活动,联通卡完全够用。但要是需要跑长途或者常去偏远地区,建议还是选覆盖更广的运营商。有个取巧的办法:可以先办张短期体验卡,在自己常去的几个地方做实地测试,比看100篇测评都有用。
另外注意查看流量卡的具体运营商,现在有些第三方流量卡其实是用的联通网络。有个用户图便宜买了19元100G的卡,结果发现是共用基站资源,晚上网速慢得像回到了3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