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选手机卡的时候,最纠结的就是流量够不够用、划不划算。尤其是联通这几年推出的各种流量卡,广告打得满天飞,但具体值不值得选,还得掰开揉碎了看。
一、联通流量卡套餐的三大优势
第一是价格确实便宜。拿他们主推的"冰淇淋套餐"来说,39块钱一个月能拿到30GB通用流量+50GB定向流量,定向流量覆盖了抖音、快手这些常用APP。横向对比移动同价位的套餐,通用流量至少要少5-10GB。
第二是流量可以结转。比如这个月没用完的流量,下个月还能接着用。现在大部分运营商都是当月清零,这点对流量波动大的用户很友好。特别是学生党或者自由职业者,有时候宅家用WiFi多,结余的流量刚好出门时用得上。
第三是附加权益多。很多套餐会送视频网站会员,比如腾讯视频、优酷的月卡。算下来相当于每个月省了20块会员费,相当于流量白送。不过要注意这些权益通常是前6个月才有,长期使用的话记得算总账。
不同套餐对比表
套餐名称 | 月租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通话时长 |
---|---|---|---|---|
冰淇淋套餐 | 39元 | 30GB | 50GB | 100分钟 |
大王卡Pro | 59元 | 60GB | 30GB | 300分钟 |
二、流量实际使用中的门道
很多人以为流量数字大就是好,其实这里面有讲究。定向流量虽然看着多,但只能用在特定APP。比如喜欢刷B站的人,如果套餐里的定向流量不含这个平台,可能30GB通用流量半个月就没了。
实测数据:以刷短视频为例,1小时大约消耗1GB流量,每天刷3小时的话,一个月要90GB。如果定向流量覆盖了常用平台,实际月租能省一半。但如果是用通用流量刷,59元套餐都不够用。
还有个坑是"达量降速"。很多套餐写着不限量,但用到40GB后会降到3G网速。刷视频可能卡顿,但发微信、看网页影响不大。建议先查自己每月平均用量,超过30GB的要重点看降速阈值。
三、这三类人最适合办
学生群体:校园里虽然有WiFi,但宿舍到教学楼经常要切换流量。联通在多数高校的基站覆盖不错,加上学生刷视频多,定向流量用得着。
双卡手机用户:可以把联通卡当纯流量卡用,再配个保号的低月租卡接电话。这样既能享受低价流量,又不用换手机号。
短期出差党:很多套餐支持按天计费,出去三五天的话,开个15元10GB的短期包比开全国套餐划算。但要注意这种优惠包通常要手动关闭,不然下个月自动续订。
四、办理前必须确认的三件事
1. 查清楚当地信号强度,特别是常去的商场、地铁站。可以找用联通的朋友测速,或者自己办张临时卡试用
2. 注意合约期长短,有些优惠套餐要签12个月合约,提前注销要赔违约金
3. 定向流量包含的APP清单,在联通手机营业厅APP里能查到完整目录,别光听客服说
总结来说,联通流量卡适合追求性价比、能接受定向流量限制的用户。如果对网速稳定性要求特别高,或者主要活动区域信号弱,建议还是选移动电信。办理时切记货比三家,别被表面的流量数字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