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电信套餐,最头疼的就是“哪个最便宜”。但便宜不一定等于划算,流量、通话、宽带、附加服务都得考虑。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说,尽量让你看完心里有数。
一、套餐价格到底怎么算?
1. 流量是重头戏
现在人均每月用掉15GB以上流量,套餐里流量给得多,价格就容易上去。但要注意“限速陷阱”——有些套餐前20GB是5G网速,超了直接降到3G,刷视频都卡。
2. 通话时长别浪费
年轻人可能一个月打不了100分钟电话,但给爸妈选套餐时要特别注意。像中国电信的“孝心套餐”专门给1000分钟通话,比普通套餐多一倍。
3. 宽带绑定有讲究
全家用宽带的话,选“手机+宽带”组合套餐更划算。北京联通的千兆宽带单买要199元/月,绑定手机套餐后能砍到129元,还送40GB流量。
运营商 | 基础套餐 | 流量(GB) | 通话(分钟) | 宽带 | 月租 |
---|---|---|---|---|---|
移动 | 动感地带 | 30 | 100 | 无 | 59元 |
联通 | 冰激凌 | 60 | 1000 | 可选500M | 129元 |
电信 | 5G畅享 | 80 | 800 | 含300M | 159元 |
二、四大运营商套餐硬核对比
1. 中国移动:信号好价格高
地铁、电梯里信号最稳当属移动。但同价位套餐比联通电信少20%流量,适合经常出差的人。有个隐藏福利:全球通银卡用户能蹭机场贵宾厅。
2. 中国联通:流量大户首选
腾讯系APP免流这个杀招够狠,刷微信视频、打王者荣耀不耗流量。实测在北京五环内网速能跑到300Mbps,打游戏延迟基本在40ms以下。
3. 中国电信:宽带捆绑真香
南方地区宽带质量没得说,300M宽带实测下载能到35MB/s。要注意的是,有些套餐前半年优惠价,之后会涨30%,合同里的小字得瞪大眼看。
4. 虚拟运营商:便宜但有风险
像京东通信19元月租能给20GB流量,但用的是联通基站,高峰期可能被限速。客服响应也慢,适合备用号或者流量需求波动大的人。
三、这样选最不吃亏
第一步:掏出手机看账单。查过去半年平均每月用多少流量、打了多少电话,别为用不着的功能买单。
第二步:全家需求打包算。家里有孩子上网课,就把宽带速率放在第一位;老人机主要打电话,优先选通话时长多的。
第三步:实体店比官网便宜。营业厅常有充200送240的活动,还能讨价还价要赠品,比如路由器、视频会员啥的。
四、这些坑千万躲着走
1. “无限流量”多是噱头,超过100GB基本会限速到128kbps,连微信文字消息都发得费劲。
2. 合约期违约金高得吓人,某运营商2年合约套餐,提前解约要赔剩余月份费用的50%。
3. 定向流量套路深,抖音免流但看评论、发视频照样走通用流量,一不小心就超支。
说到底,选套餐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把这篇指南当尺子量一量,再去营业厅砍价,保准能省下顿火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