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家庭宽带市场越来越卷,不少朋友在选套餐时都会犯嘀咕:那些名气不算大的运营商,比如广电宽带,到底靠不靠谱?特别是他们主推的38M套餐,广告上写着「高速上网」,实际用起来会不会卡成PPT?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自掏腰包装了广电宽带38M套餐,从安装到日常使用实测了一个月,现在就把真实体验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大家听。
一、测速数据先摆出来
装完宽带当天就用专业测速工具跑了三次,时间分别选在上午10点、晚8点黄金档和凌晨1点,数据都记在这个加粗红框的表格里:
时间段 | 下载速度 | 上传速度 | 延迟 |
---|---|---|---|
上午10点 | 34.2Mbps | 5.1Mbps | 28ms |
晚8点 | 27.8Mbps | 3.9Mbps | 46ms |
凌晨1点 | 37.6Mbps | 5.3Mbps | 22ms |
从数据看,白天的速度基本贴着38M上限跑,晚上黄金时段会掉到28M左右。上传速度倒是稳定在5M上下,不过这个数值对于需要传大文件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够看。
1.1 实际下载能有多快?
用Steam下个15G的游戏,实测峰值速度冲到4.3MB/s(约合34Mbps),完整下载花了52分钟。对比之前用过的50M电信宽带,其实差距没有想象中大,毕竟价格摆在那儿。
二、家里三件套的实际表现
现在谁家不是手机、平板、电视一起用?实测下来发现这三个场景的表现差异挺有意思:
视频播放:用电视盒子看4K视频,晚上八点高峰期会出现两次缓冲,每次卡3秒左右。换成手机用WiFi看1080P直播倒是全程没卡过,看来对移动端更友好。
手游体验:打《王者荣耀》延迟基本在50-70ms之间跳,团战时偶尔会飘到100ms。玩《原神》这类吃网速的游戏,传送加载大概要多等2秒,属于能玩但别指望特别流畅。
多设备打架:同时开电脑下载、手机看直播、平板刷短视频的话,下载速度会砍半,直播画质自动降为720P。如果家里超过3台设备同时用,建议还是考虑更高带宽的套餐。
三、装维服务和隐性成本
广电的安装师傅是外包的,约好上午9点结果等到11点才上门。不过装机过程倒是麻利,半小时搞定。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两个隐藏细节:
1. 光猫要交200押金,退网时记得留好收据
2. 套餐价只优惠前6个月,半年后会涨10块钱
四、横向对比更直观
拿当地其他运营商的低价套餐做个对比(单位:元/月):
运营商 | 带宽 | 月费 | IPTV |
---|---|---|---|
广电 | 38M | 39 | 免费 |
移动 | 100M | 58 | +10元 |
电信 | 50M | 79 | 免费 |
单看价格确实香,但要注意广电的电视服务是走同轴电缆的,和宽带分开算,想看回放点播还得另交钱。
五、哪些人适合办这个套餐?
根据实测结果,三类人群可以重点考虑:
1. 租房党:短期使用不怕后期涨价
2. 轻度用户:平时就刷刷网页、看看短视频
3. 价格敏感型:能接受晚上网速波动省点钱
反过来说,经常需要居家办公传文件、家里智能设备多、或者对游戏延迟敏感的朋友,建议还是加点钱上更高带宽的套餐。
六、用了30天的真心话
总体来说38M套餐属于「够用不浪费」的水平,看视频不卡但别追求4K,打游戏能玩但别指望职业水准。最大的优势是价格确实便宜,特别是绑定广电电视套餐的话,每个月能比用其他运营商省出一顿火锅钱。不过要注意他们的客服电话经常要等5分钟以上才能接通,急性子可能会抓狂。
最后给个实用建议:装之前先找邻居借个账号试两天,每个小区的基础设施质量差异挺大的。我家这个老小区线路改造过所以还行,有些朋友反馈他们那片区晚上会掉到20M以下,这就很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