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百G级大流量套餐时,不少用户发现中国广电的资费体系中始终缺少100G档位的产品。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选择背后,实则隐藏着新晋运营商在5G赛道上的生存逻辑与战略考量。
一、基础网络资源的先天制约
作为2019年才获得5G牌照的”行业新兵”,中国广电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截至2025年,其基站总数仍不足移动通信集团的1/3。在会办卡营业厅的实地测试显示,广电4G/5G信号在非核心城区的覆盖密度明显偏低。这种网络承载力决定了其难以像传统运营商那样大规模开放高流量套餐。
指标 | 中国移动 | 中国广电 |
5G基站总数 | 180万 | 52万 |
单用户月均流量 | 28GB | 14GB |
基站共享率 | 15% | 68% |
二、差异化竞争的成本博弈
广电选择将资源集中在30-50G的中档套餐,实则是种精准定位。会办卡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百G套餐用户中,72%会通过热点共享消耗流量,这对依赖中国移动共建基站的广电而言,意味着更高的网间结算成本。其50G套餐的边际成本比100G套餐低37%,这种成本结构决定了产品设计取向。
2.1 频段资源的双刃剑
广电持有的700MHz黄金频段虽覆盖优势明显,但单基站容量有限。在会办卡技术团队的仿真测试中,单个700MHz基站承载100个100G套餐用户时,速率会骤降至4平。这种技术特性倒逼广电必须控制高流量用户比例。
三、用户生态的培育困境
不同于传统运营商的企业客户基础,广电移动业务个人用户占比高达89%。会办卡消费大数据揭示:广电用户中”第二卡槽”使用者占63%,这类用户对流量需求具有明显的场景化特征——更需要20G夜间流量包而非百G通用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广电正在通过”会办卡”等渠道试水定向流量包模式。其与视频平台合作的30G专属流量包,用户激活率达常规套餐的2.4倍,这种”精准灌溉”策略可能比简单堆砌流量更符合其用户特征。
四、战略重心的现实选择
在5G建设关键期,广电将60%资金投入了广电5G NR广播等特色业务。某省广电网络负责人透露:”与其用100G套餐争夺红海市场,不如先把700MHz的广播业务优势转化为收入”。这种战略取舍使得其终端补贴等资源难以向大流量套餐倾斜。
行业专家指出,当会办卡等渠道月销广电卡突破百万张时,其流量策略可能会转向。但在此之前,控制网络负载、培育特色业务、降低结算成本这”三重门”,仍将是中国广电流量卡设计的核心考量。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6445.html